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打呼噜)
2019年03月12日 976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即大家说的打呼噜、鼾症,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憋气、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
2 鼾症有哪些表现?
睡眠时张口呼吸,经常憋醒;白天嗜睡、乏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晨起头痛、咽干、血压升高;性功能减退,夜尿增多,性情急躁等。甚至伴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儿童可以有夜间遗尿、学习成绩下降、颌面和胸廓发育畸形、生长发育不良症状。
3 引起鼾症的原因有哪些?
上气道狭窄和阻塞,包括鼻中隔弯曲、鼻息肉、扁桃体肥大、下颌后缩畸形、颞下颌关节强直等。另外肥胖、上气道组织黏液性水肿,以及口咽或下咽部肿瘤等也是原因。儿童多为扁桃体、腺样体肥大。
4 诊断鼾症的“金标准”是什么?
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标准是每夜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HI)≥5。
5 如何缓解打鼾症状呢?
若有肥胖首先要减肥、禁服镇静药、戒烟戒酒、避免劳累熬夜、建立侧卧位睡眠习惯。
6 鼾症怎么治疗呢?
中枢性: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通过一定压力的机械通气,保证患者睡眠时呼吸道通畅。
周围性: 例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甲肥大、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软腭肥厚、舌根肥厚;巨大声带息肉、喉肿物;上下颌骨发育畸形等引起,需要手术治疗。
7 打鼾伴憋气会致命吗?
答案是会的。打鼾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次数及时间增加,造成通气不足,血液中氧气含量下降,不够供应身体所需,可以引起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大大增加了死亡风险。最严重的后果则是一口气上不来,猝死在睡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