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疗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2014年10月28日 8193人阅读

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ASD)、室间隔缺损(简称室缺,VSD)和肺动脉瓣狭窄的治疗以往只能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必须在开胸后进行,风险性较大。而现在,治疗这些疾病大多不用开刀,这种方法叫介入治疗法。

介入性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各种堵闭器堵闭不应有的缺损,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另一类是用球囊扩张的方法解除血管及瓣膜的狭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患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缩窄等先心病。

目前在发达国家中,几乎全部的动脉导管未闭、95%的房缺和部分室缺均通过导管进行封堵治疗,把先天留下来的“洞”补起来。封堵器是用高分子材料和镊镉合金制成,呈伞状或蘑菇状,无抗原性和排异反应,在体内经过1个月后就会组织融合在一起,除了在X线下显影以外,未发现有任何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成功率已达到99%-100%。与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无与伦比的优点:1、不需全身麻醉(6周岁以下的儿童除外),整个过程患者保持清醒,并且毫无痛苦;2、创伤小,仅在腹股沟部位有2-3mm大小的穿刺口(一般不留疤痕),采用特制的导管就可完成“洞”的封堵术,不缝针,不需开刀,不需打开胸腔和心包,更不需切开心脏,对心脏几乎毫无损伤,在胸背部无切口疤痕;3、手术时间短(一般为40-60分钟),术后即刻就可进食,住院时间短,恢复快,3-5天可出院恢复正常工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