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面裂鼻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2022年05月22日 657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先天性面裂鼻畸形,是一种罕见的胚胎发育异常的鼻畸形,严重影响病人的外貌和功能。根据畸形程度的不同,症状有可能很轻,也可能很重累及骨性眶间距离增宽,手术的复杂性和治疗的多样性变化较大。因此正确的诊断和专业的治疗至关重要,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症状制定序列化治疗方案,也是相当重要。


1.什么是先天性面裂鼻畸形


先天性面裂鼻畸形,在广泛应用的Tessier面裂分类0~14号中,将其归类为第0号颅面裂畸形(Tessier面裂分类将症状体征从0-14型按照面中裂、面斜裂、面横裂做不同分类与注解,基本上包含了各种颅面裂畸形)。

先天性面裂鼻畸形症状发生率比较低,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048%-0.08%。相对于唇腭裂少见,发生率仅为0.012%,占全部面部裂(含唇腭裂)中的9.5%~34%,其中男性的发病率多于女性,左侧裂的发生率高于右侧,白种人的发生率又高于其他人种,75%的面裂合并有其他并发畸形。

2.先天性面裂鼻畸形症状


患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表现为:鼻根部宽而平坦,鼻梁短、塌陷,鼻小柱短小,鼻尖发育不全、存在微沟或深沟,鼻翼软骨分离,前鼻棘缺失,鼻中隔肥大,筛窦扩大等累及鼻部亚单位,如果眼眶也被累及,则可出现眶距增宽症状等。


3.治疗方案的原则和方案


检查:面裂鼻畸形患者,如累及其他面裂畸形,术前检查应包含眼科、神经外科在内的完整病史和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颈部头影x线正侧位定位片、全头颅CT三维平扫、口腔全景片。便于判断哪些组织缺损,全面考虑畸形部位软组织、硬组织特点和严重程度后制定其治疗方案。


由于症状的多样性,部分患者除面裂鼻畸形外,还伴有内眦赘皮、眶距增宽症等畸形,手术就变得相对复杂,需要多次手术进行调整,所以治疗时间安排的原则是功能性>外观性。对于部分患者而言,畸形程度危及患者生命体征与严重功能影响者,如呼吸不畅等通气功能深受影响,长期会影响血氧饱和度,故应先脱离生命危险以及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部分外观性影响,无危害小儿生命体征或严重功能影响者,手术可略微推迟,可以分次或到5周岁一同治疗,具体如下:


(1) 先天性面裂鼻畸形,手术涉及到软组织和硬组织的畸形修复。

①若部分软组织不良,过多,严重影响外观容貌,患者最早可在出生3个月后先进行I期的软组织的修补和复位,手术包含鼻部赘皮、软组织的调整、内眦赘皮等,软组织的整复有助于矫正面部的扭曲,以及骨组织框架的复位。

②待到5周岁进行II期的硬组织的修复,一般采用自体肋骨垫鼻梁和鼻尖塑形;若同时伴有中、重度眶距增宽症的患者,需要进颅,截除眶间鼻部多余的骨块,使眼眶距离缩窄,再植入肋骨填高鼻梁,让颅面部达成新的协调。


(2)轻度软组织畸形,鼻部过于平坦。软组织的修复、鼻尖再造、垫高鼻梁与眶距缩窄都可在5周岁一同治疗,以减少手术次数。若伴有内眦赘皮者,手术间隔半年后再矫正。


鼻外形效果取决于鼻自身的解剖和周围组织的形态。病灶性畸形治疗后,还需局部美容优化需待成年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