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逐年上升,结肠憩室不容小觑
2018年11月30日 927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年龄越大越容易得憩室病?
结肠憩室是指结肠肠壁肌层缺损,结肠粘膜经此薄弱处向外突出形成的囊状病理结构,可以是单个,但更多是一连串由肠腔向外的囊状突出。
结肠中存在多个憩室称为结肠憩室病。结肠憩室病于20世纪以后开始逐渐增多,主要以西方人多见。高脂或高红肉、低纤维膳食可增加憩室病发生,故有人称其为西方文明病。而高纤维素饮食可减少憩室病的发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憩室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憩室病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有文献报道结肠憩室在30岁以前发生者多为孤立的或几个憩室,而30岁以后则为多发。西方国家又以左侧结肠憩室发生率最高且多发生于左半结肠,以乙状结肠为最多,而亚洲结肠憩室发生部位以右侧为多。
为什么会发生憩室?
结肠憩室病多为后天性的“假性憩室”,在病理上多为囊状,由肠粘膜及覆盖的浆膜组成囊壁,无肌层结构,多位于结肠系膜与对系膜的两结肠带之间,沿结肠带侧成串排列,呈囊状或结节样突起。
目前,憩室的发生原因与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总的来说其与结肠本身的解剖特点、肠道运动神经功能紊乱、肠内细菌过度繁殖、激素水平紊乱等诸多因素相关;并受种族、性别、地区环境、食物摄入、运动情况等因素影响。
憩室会发生哪些并发症?
大多数单纯结肠憩室病并无症状,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排便习惯改变的症状。若偶尔有一过性肠道痉挛,则会引起剧烈腹痛。
如果腹痛持续,一般提示出现了并发症。其并发症主要有:单纯憩室炎、憩室出血、憩室穿孔(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结肠小肠瘘)、肠梗阻。
憩室炎通常是由于粪便和气体等进入口小腔大的憩室内部而排出不畅引起的感染,从而引起持续性的腹痛。若憩室内感染继续发展导致化脓后可导致憩室穿孔,穿孔较小时引起肠壁及周围局限性炎症或包块,从而引起局限性腹膜炎;盲肠及升结肠憩室穿孔时难与急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鉴别,容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当穿孔进一步增大时多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若形成脓肿后治疗不及时,可以出现脓肿引流入肠腔或邻近器官而形成瘘,如膀胱瘘、结肠小肠瘘、结肠阴道瘘等。炎症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形成慢性炎症后肠壁水肿、增厚、纤维化还可能导致肠梗阻。结肠憩室周围的血管在化学性及物理性刺激下容易破裂出血,通常以右半结肠处出血为主。
国内有文献统计大多数结肠憩室为症状型憩室病,以单纯性憩室炎、出血和穿孔最为常见。其并发症与憩室部位无关,而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除单纯性憩室炎多见于非老年人外,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均以老年人多见,因此,临床上对不明原因的老年下消化道出血和穿孔应重点排除结肠憩室的可能。
如何处理?
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显示憩室大小、形态、数目及分布具有重要价值,但急性炎症期或出现穿孔是其禁忌症。结肠镜能直接发现结肠憩室,亦能直观明确其有无水肿、糜烂及明确出血点、出血情况。但是急性炎症期行结肠镜检查可能造成穿孔,须谨慎选择。腹部CT能明确结肠壁有无水肿、增厚及有无脓肿和穿孔,故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结肠憩室病易反复发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对无症状的结肠憩室病患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而对有症状的结肠憩室病及其并发症先以内科治疗为主,如应用抗生素、高纤维含量饮食、保持大便通常等对症处理。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以及有穿孔、瘘管形成、肠梗阻、大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时,则往往需通过手术治疗。而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局部炎症程度以及憩室大小、部位、严重程度来决定。
参考文献:
1.蓝宇,等.东西方结肠憩室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3(4):533-538.
2.所剑,等.结肠憩室病诊断及治疗策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0562-03.
3.贾林,黄开红国人消化道憩室的发病学特征及其并发症,中华消化杂志,2002,22(7):419~422.
4.于中麟.日本的消化道憩室症[J].国际外科学杂志,1977(2).
5.VandermolenS,EwinsK,PereraS,etal.Acomplicatedcaseofdiarrhoea[J].BMJ,2014,348(mar201):g2172-g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