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2020年06月07日 837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认识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概述】
1. 一种以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网织红细胞减低和骨髓幼红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为特征的综合征,包括先天性PRCA (Diamond- Blackfan贫血)和获得性PRCA。
2. 特点:周血Hb、红细胞明显减少,Ret减少甚至缺如,WBC、Plt计数正常。
3. 多见于中年人
【分类】
1.先天性:称为Diamond-Blackfan综合症
2.获得性
(1) 原发
l 多与异常免疫有关
l 自身抗体作用在定向干细胞或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上,或原发产生红细胞生成素的自身抗体
l 贫血症状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反应
l 淋巴细胞比例及Ig异常。
(2) 继发
l 药物:氯霉素、硫唑嘌啉
l 输血后肝炎、妊娠
l 细菌或病毒感染(如B19微小病毒)
l 胸腺瘤
l 应用EPO(因产生EPO中和抗体继发本病)
【病因】药物、免疫、病毒
1. 遗传性
2. 获得性:
(1) 原发性
l 自身免疫
l 白血病前期
l 特发性
(2) 继发性:最常见为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胸腺瘤
l 胸腺瘤
l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CLL、LGL、淋巴瘤、MM、CML、ET、ALL
l 实体瘤
l 感染:人B19微小病毒,HIV感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传单、肝炎病毒
l 药物和化学因素
l ABO不相和的骨髓移植
l EPO治疗后的EPO抗体
【临床表现】
1.血象:
(1) 严重进行性贫血(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红细胞寿命正常)
(2) Ret 减少或缺如。
(3) WBC和plt 正常或接近正常;
2.骨髓像:
(1) 有核细胞增生不减低;
(2) 粒系和巨核系增生正常;
(3) 幼红细胞显剧减少,甚至完全缺如;
【治疗】
(1)皮质激素(CS):目前治疗获得性PRCA的首选药物,特别是对于年轻患者,有效率为30%~62%。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肌病、感染、高血糖、骨质疏松、消化道出血。
(2)环孢素(CsA):CsA目前被认为是获得性PRCA(特别是特发性PRCA)的一线治疗。由于CsA存在肾毒性,应用时应监测药物浓度和肾功能,剂量原则应个体化。
(3)细胞毒免疫抑制剂:常用的细胞毒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CTX),用于CsA禁忌或无效患者、继发于LGLL的PRCA,单用有效率为7%~20%,一般与CS联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脱发、消化道症状、出血性膀胱炎、性腺毒性、肝功能损害、第二肿瘤。
(4)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对部分获得性PRCA有效,但价格较贵,可酌情应用。
(5)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有免疫调节、中和抗体、抗感染的功效,可用于HIV、细小病毒B19等病毒感染后继发PRCA患者,也可用于应用利妥昔单抗、阿伦单抗、FK506、器官移植治疗后细小病毒B19感染的PRCA患者。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大多需要反复多疗程输注直至病毒清除。
(6)雄激素:雄激素可以刺激骨髓红系造血,是治疗获得性PRCA的基础用药,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