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盆底疝的治疗经历看小肠气治疗的大讲究
2018年07月24日 469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外地一个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盆底疝患者,症状越来越重,坐卧不便饮食不安,到处求医无门,好不容易查到我们上海市东方医院疝专科可以接诊,下了很大决心一家子大包小包来到浦东三林,在医院旁边借个房子住了下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疝与腹壁外科钟明安
门诊查好盆腔CT,提示脱出盆底的内容除了肠管还有腹水,初步判断创造手术条件很有难度,但是家属非常坚决,还是收入了医院。
进院查肝功能和肿瘤指标均基本正常,白蛋白水平接近正常,白细胞稍偏低,肝胆超声和腹部CT也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腹水原因尚未查清。我们给予保肝利尿和营养支持,腹水逐步消退。
正当我们以为可以安排手术时,后几次血常规发现血小板越来越低,白细胞亦有所下降。检查发现脾脏有所增大但肝硬化依据不足,乙肝丙肝均阴性,回顾患者有长期酗酒历史。考虑脾功能亢进,再请血管外科会诊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考虑到经济问题,让患者先回家乡医院定期监测治疗,待血小板稳定在正常范围再来院手术。
回家后患者出现了意料之中的短暂脾热,血小板在介入后十天达到顶峰45万,接着逐步回落到正常。
回到上海,患者再次经过详细术前准备,全麻下完成经腹会阴联合盆底疝网片无张力修补术,骶前间隙的游离、不定型网片的准备和适当的部位固定是本次手术的难点。
术后腹水的控制和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同样颇费周章,引流管在术后九天才拔除。
患者出院后于近日发来照片,盆底重建修补后未再突出,患者终于"摘除裤里巨瘤",回到正常生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