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科普系列之一: 什么是眩晕
2018年10月09日 828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眩晕只是一个症状,它背后所存在的疾病比较复杂。之所以复杂,在于这类疾病牵涉的人体系统较多,发病的原因较多,发病的可能部位较多,临床表现千变万化,而且涉及多个科室,如耳鼻喉科、神经内科、骨科、眼科、心血管科等,预后也因病而已,有些是可以致命或致残的,比如颅内血管病变,有些只是短暂发作,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如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俗称耳石症)。但无论是何种疾病导致的眩晕,都应该尽早就医,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都是有必要的。尽管很多情况下要立即做出明确诊断比较困难,但只要大夫对眩晕进行规范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配合其它必要的辅助检查,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雍军
那么究竟什么是眩晕呢?医学上对眩晕的定义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无外界刺激所致的自身或外物运动的错觉,主要为旋转性,但也可为上升、下降感;前后左右晃动感。多发生于周围前庭系统的急性损害,也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眩晕呢?我们先从正常情况说起。正常的人体能始终保持机体的平衡和协调,这主要依靠三个系统来维持,分别是:视觉系统、前庭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视觉感知周围物体与自身的关系;本体觉传达肢体与躯体的位置、姿势、运动范围;前庭觉感受身体方位、动静及运动方向。三个系统中前庭系是主要器官,三个系统互相协调。一旦前庭系统出现损害,即可通过前庭前庭眼反射、前庭脊髓反射、连同前庭-自主神经通路一起,构成了前庭损害后眩晕系列症状的病理生理基础,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可以看出,前庭系统由前庭外周感受器、前庭传入神经、前庭中枢和前庭传出系统(主要是前庭眼反射和前庭脊髓反射系统)组成,前庭系统的病变构成了眩晕发病的主要因素。
从发病部位看,眩晕类疾病大体可以分为前庭中枢性和前庭周围性两大类。所谓中枢性,是指发病部位在中枢神经系统(颅内),这类疾病需要神经内科处理,因为有些中枢性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谓周围性,是指发病部位在周围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就是耳源性,是由于内耳病变导致双侧前庭兴奋性不一致导致的,这类疾病占眩晕患者的比例较大,需要由耳鼻喉科医生处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眩晕类疾病虽然很复杂,但只要用心加以鉴别,大部分还是可以理出头绪的。单从问病史出发,很多疾病就可以有大概的判断。比如,病变发作是眩晕还是头昏?眩晕是指患者有内在的旋转感,感到周围的物体在旋转或者晃动,而头昏只是一种昏沉感,没有运动的错觉。前者多提示单侧的前庭功能受损,可能是中枢性,也可能是周围性,后者则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前庭功能不一定有损害。
从症状持续时间看,持续数秒钟-一分钟内的,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最常见;持续数分钟的,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前庭性偏头痛最为常见;持续半小时-数小时的,以梅尼埃病、听神经瘤或前庭性偏头痛等疾病比较常见;持续数天不缓解的,多半为感染性,如前庭神经炎、迷路炎等,若症状持续3天以上不缓解的,应考虑有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病、脱髓鞘病、多发性硬化等;而持续数周不缓解的,则要考虑有没有心理因素,或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
从发病的诱发因素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多与特定体位有关,患者弯腰低头或者在床上翻身等动作均可诱发;外淋巴瘘、上半规管裂则所有耳部压力变化之诱因,如强声刺激,用力擤鼻等;前庭神经炎则多半有近期感冒病史。当然,很多眩晕的发作没有任何诱因,比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梅尼埃病等。
发病时的伴发症状,则是判断病变性质的又一重要根据。一般来说,发作时伴有意识障碍、面部或肢体出现麻木或活动障碍的,多半是中枢性病变;伴有耳鸣、耳胀闷感、或者听力下降的,多半是周围性病变;如伴有畏光畏声等症状,病人除有眩晕外同时伴有头痛时,偏头痛性眩晕的可能性极大。
另外,病变是初次发作还是反复发作,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既往有没有其他基础病等,都是需要考虑的辅助因素。
眩晕诊治目前主要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及时识别对生命构成威胁的恶性眩晕,挽救生命,二是对良性眩晕做出正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一个有经验的医生,通过有条不紊的病史询问,在加上在床旁就可施行的一些检查,即可对眩晕患者有一个大致判断,之后再进行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如CT,核磁,前庭功能,听力检查等,大部分患者可以有明确诊断并得到相应的治疗。
王鸿南 副主任医师 北京优联耳鼻喉医院
(版权所有 转载时请标示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