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尿液判断身体状况,这些情况不用太担心!
2020年03月09日 807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导 语
一起了解一下尿液的各种情况。
正常人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96%~97%,固体成分占3%~4%。我们每天排出的固定成分中,无机盐约25克,其中一半是钠、氯离子。
有机物约35克,其中尿素约30克,其余是少量的糖类、蛋白及体内多种代谢产物如尿酸、肌酐等等。你闻到的和你“品尝”到的怪怪的味道(臊味),是尿液中尿素等一些含氮物质的味道。
尿液的味道可以帮助诊断很多疾病:比如尿液出现烂苹果气味,那说明患者很有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正常情况下,新鲜的尿液呈现出透明的淡黄色,喝水多尿量多的时候颜色会淡一些,喝水少的时候颜色相对较深较黄,其实这是与尿中的尿色素浓度高有关系,并不是妈妈告诉你的“上火了”。
一般而言,我们正常人的尿液中是可以存在少量红细胞(RBC),离心的尿液在显微镜高倍视野(HP)下偶然发现1-2个RBC属于正常现象。
不过,如果RBC≥3个/HP,则称之为镜下血尿,这时候就要警惕尿路的问题了。如果每升尿液里面有超过1毫升血液时,我们是可以通过眼睛就能看到尿色的改变,呈现红色,这叫做肉眼血尿。这两种都叫做血尿。
出现血尿都是膀胱癌吗?
并不一定。血尿的常见原因主要有炎症、结石和肿瘤。当结石移动时划破尿路上皮,既容易引起血尿亦容易继发感染。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或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泌尿道时均可引起血尿。此外,有些外伤会造成泌尿系统受损而出现血尿。
还有一些先天畸形、全身性疾病比如凝血功能不好或者感染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出现血尿,不用过于紧张害怕,由于镜下血尿可能存在假阳性的情况,因而需要复查尿常规。
出现尿色发红,还要注意有没有吃过可能会导致尿色改变的食物或者药物。如果是女性朋友出现血尿,应当排除尿液被月经污染的可能。
但是,对于血尿,也绝对不要满不在乎。有些人因为出现一两次血尿,过了两天就正常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等到血尿加重时才发现膀胱癌,悔不当初。
如果发生了膀胱癌,肿瘤会侵袭膀胱表面的上皮组织甚至深层的肌肉组织。肿瘤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侵占到膀胱的血管,并且肿瘤自身由于“疯狂生长”需要消耗更多养分,因而会让自己有更多条血管供给营养。
肿瘤里的小血管的复杂程度绝对不亚于北京著名的西直门立交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膀胱癌表面的血管有可能破裂出血从而导致出现血尿。
这种肿瘤导致的血尿往往没有疼痛的感觉,因而常会让人放松警惕。所以,如果血尿同时存在腰腹部疼痛,有可能是泌尿系的结石引起的。但是,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要警惕膀胱癌的可能,以免延误病情。
为什么尿液中会有泡沫呢?
我们知道,“肥皂泡”的出现是因为肥皂水的表面张力大。表面张力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
肥皂水的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比水分子与空气之间的吸引力强。而尿液之所以会形成泡沫也与尿液的表面张力有关。有人可能会问,尿里面又没有肥皂水,怎样起泡?
在一些情况下,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发生变化,如蛋白、黏液和有机物质增多,就可使尿液的表面张力增加,出现泡沫。
尿液出现泡沫,不用太紧张
因为有时候在一些生理情况下,尿液也是可能出现泡沫的。比如,对着便池中的液面猛烈“开火”,尿液可能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泡沫,同时由于尿液对液面有较大的冲击力,从而容易导致泡沫的发生,而且液面越小、冲击力越大,出现泡沫的可能越大。
此外,如果喝水较少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液体排出过多而导致尿液浓缩,使得尿液中的蛋白等成分浓度升高,也会形成泡沫。如果有逆行射精、尿道球腺液分泌过多或者在遗精后排尿,尿道中可能存在精液成分而引起泡沫。
当然,如果便池中本来就存在一些增加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比如消毒剂等,冲击下的尿液就会使得便池中的液体出现泡沫。
尿液出现泡沫,不要太大意。如果排除上面这些情况,尿液中还是多次出现泡沫,那就要警惕是不是肾脏出了问题了。
尿液中蛋白含量异常升高是引起泡沫尿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而出现蛋白尿则是糖尿病、进展性肾脏病和心血管病的一种危险因素。正常情况下,肾脏会将血液带来经过肾脏滤过的蛋白质留下来,不让它跟着尿液一起排掉。
但是如果肾功能受损,肾脏无法重新吸收被滤过的大量蛋白,便出现了蛋白尿。将这样的尿液排出来时便可能导致泡沫尿,这种泡沫尿的特征是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很长时间不消失。
如果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由于尿液中的炎性分泌物增多,从而使得尿液的表面张力增加,引起泡沫尿。这里的泌尿系统感染包括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等,一般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此外,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由于尿液中葡萄糖和各种无机物质增多,使得尿液表面张力增加而导致出现泡沫尿。对于这些泡沫尿,我们应当引起重视。
“我比较担心尿液颜色、气味、泡沫有问题,该怎么办?”很简单,十几二十块钱,查个尿常规,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