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该如何养生?刘尚建副主任医师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

2018年07月09日 742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暑大暑该如何养生?刘尚建副主任医师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刘尚建副主任医师于2012年7月10日上午10:00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诚邀下作客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053健康之家、老年之声栏目,

节目提纲:

小暑大暑该如何养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刘尚建

1 大暑和小暑的含义的和实际意义。

    气候特点此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还没有热到极点。

7月7日为廿四节气的“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是反映夏日暑热程度的节气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中医把这个季节称为长夏。暑湿为其特点。

    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俗话说:“热在三伏”。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入伏以后,雷雨天气也越来越多了。

 

 

2 大暑和小暑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在这个气候外界和人体内部的变化是什么,

盛夏阳热下降,絪蕴熏蒸,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为宜。

中医把这个季节称为长夏。暑湿为其特点。

 

《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即饮食要有节制之理。

夏季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如痢疾、寄生虫等疾病,若进食腐败变质的有毒食物,还可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泻,重者出现昏迷或死亡。

饮食偏嗜是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只有饮食调节适当,才能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饮食偏嗜有过寒过热之偏,五味之偏。

 

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过饮过食,急食暴饮。所以在饥渴难耐之时,亦应缓缓进食,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也不能勉强进食,过分强食,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

上述论点都说明了饮食有节,饮食清洁,饮食丰富的重要意义。

 

3 在这个季节,人们容易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当你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

4 在这个季节,人们如何养生。

    起居:夜卧早起,

小暑的养生小暑之时,南方已经十分炎热了,人们最容易感到的是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应该按五脏主时,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夏日,防暑是人们永远需要重复的话题。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婴儿、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其实只要注意采取措施,暑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多喝茶水、绿豆汤,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换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采取防晒措施,活动不要过量,避开中午时段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疲劳驾驶,注意收听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警报”、“中暑指数”、“紫外线指数”预报,等等。虽说老生常谈,但仍需提醒。

小暑气节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在饮食调节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冷饮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此时节又是红眼病多发、高发期,注意这类的传染性疾病。还要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慎防中暑。

由于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减退,饮食选择要以清淡芳香为主,因为清淡易于消化,芳香刺激食欲,进补要能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这与情志调节一样,才能与“夏长”之气相适当。广东尤其在珠三角一带的民间,在小暑大暑的那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苡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灯芯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以应节解暑。同时此节气的汤水尤为重要,因出汗和挥发多,且胃口亦差。

 

小暑节气的药膳调理,既要能清热祛暑,又要能健脾化湿。

1)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水果,比如西瓜、沙拉。

2)晚睡早起,情志愉快不怒气,适当活动,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适宜活动如去海底世界游泳、用音乐盒给周围的玩家播放悦耳的音乐等。

3)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以清淡芳香为主。绿豆粥和玉米是不错的消暑佳品

5  在这个季节常见的疾病-----中暑和苦夏的特点和治疗。

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有条件的人,进入夏季后,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也可在暑热之季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苦夏: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及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出现浑身酸懒无力等症状。人们吃进的食物,在胃肠道里消化、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胃肠壁黏膜血管扩张,需要的血液也相应多一些。但是由于天气闷热,排汗使皮肤的血管扩张,这时皮肤所需要的血液也要多一些。这样一来,胃肠壁黏膜血管的血液相对缺乏,胃液、胃酸的分泌也随之减少,会影食欲和消化。

 

6 在这个季节,人们可以吃那些饮食,有何禁忌症,人们的误区是什么。

暑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证。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

除水之外,酒、汤、果汁等都可称为饮品。合理选用都能对人体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

旧时有“六月六,吃炒面”的习俗。

     小暑时节,饮食要有节制,应侧重健脾、消暑、化湿,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惯。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

山东:“喝暑羊”,鲁南地区有在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山东省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一定要吃些西瓜

绿豆:工作和劳动之余,喝一碗绿豆汤,自有神清气爽、烦渴尽去、暑热全消、心旷神怡之感,这是由于绿豆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黄瓜:《本草求真》里提到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

冬瓜: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功效。夏季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因其利尿,且含钠极少,所以是慢性肾炎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孕妇水肿的消肿佳品。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

茄子:《本草纲目》上说“茄子味甘、性寒、无毒。主治寒热、五脏劳损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肿宽肠”。。

 

 

 

7  在这个季节,人们喝一些代茶饮的小方,

清暑益气汤,“西瓜翠衣”。中医认为,西瓜翠衣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暑、泻火除烦、生津止渴、利小便的作用,常用来治疗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等。夏季高温时节,人们常因暑热而出现心烦口渴、目赤、咽喉肿痛、小便量少、色黄等不适。

 

8  在这个季节,中老年人容易出现哪些疾病。---心梗,脑出血,脑梗塞

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因此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夏季失眠与养“心“的关系

为何夏季失眠比其他季节更应引起注意:一些夏季失眠的人认为,夏季气压低、湿气重,失眠很正常。其实夏季失眠对身体的危害比其他季节更大。因为人们在白天出汗多,若晚上再失眠,就会引起心肌缺血、血压增高的症状,大大增加猝死的几率。另外,在睡眠状态下,人的心脏压力就会减少,而失眠者不能让心脏得到本应有的功能恢复时间,所以会加重心脏负担,极易引发心脏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