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很可能患有运动神经元病!
2021年05月07日 575人阅读
运动神经元病(MND)为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地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核,以缓慢进展行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萎缩、肌无力,肢体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共存,而不累及感觉系统,植物神经、小脑功能为特征。如:说话不清,吞咽困难,活动困难、呼吸困难等等。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所以这种病人也叫“渐冻人”。
起病缓慢,病程也可呈亚急性,症状依受损部位而定。由于运动神经元疾病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颅神经运动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锥体束,因此若病变以下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若病变以上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若上、下级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则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者,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临床以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常见。
本病主要表现,最早症状多见于手部分,患者感手指运动无力、僵硬、笨拙,手部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颤。四肢远端呈进行性肌萎缩,约半数以上病例早期呈一侧上肢手部大小鱼际肌萎缩,以后扩展到前臂肌,甚至胸大肌,背部肌肉亦可萎缩,小腿部肌肉也可萎缩,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张力高(牵拉感觉),肌束颤动,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如早期病变性双侧锥体束,则可先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
下运动神经元型
多于30岁左右发病。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因大小鱼际肌萎缩而手掌平坦,骨间肌等萎缩而呈爪状手。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肌束颤动常见,可局限于某些肌群或广泛存在,用手拍打,较易诱现。少数肌萎缩从下肢的胫前肌和腓骨肌或从颈部的伸肌开始,个别也可从上下肢的近端肌肉开始。
颅神经损害常以舌肌最早受侵,出现舌肌萎缩,伴有颤动,以后腭、咽、喉肌,咀嚼肌等亦逐渐萎缩无力,以致病人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等。球麻痹可为首发症状或继肢体萎缩之后出现。
晚期全身肌肉均可萎缩,以致卧床不起,并因呼吸肌麻痹而引起呼吸功能不全。
如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前角者,称为进行性脊骨萎缩症,又因其起病于成年,又称成年型脊肌萎缩症,以有别于婴儿期或少年期发病的婴儿型和少年型脊肌萎缩症,后两者多有家族遗传因素,临床表现与病程也有所不同,此外不予详述。
上运动神经元型
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紧、动作不灵。症状先从双下肢开始,以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肢体力弱,肌张力增高,步履困难,呈痉挛性剪刀步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若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脑干,则出现假性球麻痹症状,表现发音轻、吞咽障碍,下颌反射亢进等。本症临床上较少见,多在成年后起病,一般进展甚为缓慢。
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型
通常以手肌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一般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随病程发展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症状,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程晚期,全身肌肉消瘦萎缩,以致抬头不能,呼吸困难,卧床不起。本病多在40~60岁间发病,约5~10%有家族遗传史,病程进展快慢不一。
体征和症状
运动神经元病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高级三个阶段。
早期症状和体征:症状发展缓慢,可能与一些其他无关神经症状的症状混淆。早期症状取决于哪个身体系统首先受到影响。典型症状出现在以下三个区域中的一个:手臂和腿,嘴巴(bulbar)或呼吸系统。他们包括:
疲劳,肌肉疼痛,抽筋和抽搐、模糊,有时候是乱码,手臂和腿部无力,增加笨拙和绊倒,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或呼吸短促。
中期症状和体征:运动神经元疾病可使患有流动性的疾病严重受限,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变得更加严重。这些症状包括:
肌肉疼痛和虚弱增加,痉挛和痉挛恶化,四肢变得越来越弱,四肢肌肉开始萎缩,患肢的运动变得更加困难,四肢肌肉可能变得异常僵硬,关节疼痛增长,吃,喝,吞咽变得困难,由于控制唾液的问题,流口水发生,发生打呵欠,有时在无法控制的较量,下颌打呵欠可能会导致下巴疼痛,随着喉咙和口腔中的肌肉变得越来越弱,言语问题越来越严重。
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个性和情绪状态的变化,一阵无法控制的哭泣或笑声。以前,人们相信MND对大脑功能或记忆没有显着的影响,但研究表明,高达50%的ALS患者具有某种类型的脑功能受累。
这包括记忆,计划,语言,行为和空间关系方面的困难。高达15%的ALS患者有一种称为额颞叶痴呆(FTD)的痴呆症。
呼吸问题可能会发生,因为膈肌(主要呼吸肌肉)恶化。即使在睡觉或休息时,也可能有呼吸不足的情况。最终,呼吸协助将是必要的。次要症状包括失眠,焦虑和抑郁症。
晚期症状和体征:最终,患者将无法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移动,吃饭或呼吸。没有支持性的照顾,个人呼吸能力会消失。尽管目前有最好的护理,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仍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五龙荣肌汤”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是采用一人一方,针对性治疗开方,结合中药配伍的千变万化辩证施治,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可使运动神经元患者控制疾病的发展速度,部分症状得到缓解,疗效理想。
第一步,健运脾胃: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能量)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使得人体具有一个良好的吸收能力,能够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血行畅通,关节疏利,筋骨强健,肌肉发达,肢体活动有力。
第二步,补益肝肾“肝肾同源”:肝与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滋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与肾精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精与血都化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故称“精血同源”。在脾胃功能虚损较轻或是运化能力尚可,可以兼顾肝肾不足的问题,根据患者个人病情体质情况也可一二步同时进行。
第三步,修复正气,固本培元,增强机体免疫力:中医的理论中有这么两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即人体的抵抗力。祖国医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人体的正气旺盛,如功能正常,气血充沛,卫气固密,使得外邪的侵袭得到防御,不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