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走路有点跛,警惕,可能是糖尿病足!
2022年09月09日 8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糖尿病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每年还有很多新的患者加入进去。近期有好几位网友咨询,说是突然走路有点跛,稍微走长一点路脚部就疼的受不了,这是怎么回事?
王军主任介绍:“糖尿病患者出现这种间歇性跛行就要警惕糖尿病足并发症了,这是糖足的初期症状表现。建议糖尿病患者有间歇性跛行、双脚疼痛,到有糖尿病足专科的医院就诊。”
间歇性跛行指的就是,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一般为数百米)后就会觉得脚部疼痛,而且行走的时间越长越严重,最终不得不停止行走而坐下来休息。当休息一段时间后,脚痛可逐渐自行缓解,站起来继续行走上述症状又会反复发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间歇性跛行可能是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早期临床表现。因为血管的病变导致了整个脚部的功能明显的出现障碍,从而引起行走不稳的表现,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下肢血管病变,一定要及时的注意才行,如果进一步的严重,发展为糖尿病足,甚至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足发黑,发烂,溃烂,坏死这样的情况,需要通过截肢来阻止病情的发展,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
糖尿病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怎么办?
1、改善循环的治疗,通过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患者需要注意的是,适中锻炼,不要做激烈的运动。活动中身体有异常,立即停止运动,休息一会在活动。
2、戒烟,尤其是有常年吸烟史的糖尿病患者,最好立即戒掉。
3、控制情绪,不要轻易发脾气,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心平气和。
4、饮食控制,按照医嘱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可以少量多餐。
5、有间歇跛行的糖尿病患者,请立即到有糖尿病足专科的医院,预防出现糖尿病足其他症状,加大治疗的难度,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
糖尿病足的病情发展是很迅速的,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双脚疼痛,发凉、腿脚发痒、坏疽等症状,一定要到有糖尿病足专科的医院检查,有效阻止病情发展,预防截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