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个矮怎么办?怎样规范治疗及随访?
2022年03月22日 805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人们对疾病认知水平和预防意识的逐渐提高,儿童矮小症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特别是有些家长,出于迫切想让孩子长高的心理,更容易迈入治疗误区,比如听说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有效,一到门诊就让医生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甚至还有一些家长迷信偏方,盲目购进“增高药”来企图让孩子长高。
那么,身材矮小就能打生长激素吗?儿童矮小症究竟应该怎样规范治疗和随访呢?今天这篇科普文,我们就来跟大家详细说说儿童身材矮小应当如何干预,以及生长激素治疗的那些事儿~
一、关于生长激素治疗的“那些事儿”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于1985年问世以来,已经积累了接近40年的临床用药经验,对于儿童身材矮小有确切的疗效,被陆续获准应用于不同病因引起的矮小症。
但rhGH是处方药,不是“想打就能打”,用药前应当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目前,rhGH被获准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慢性肾功能衰竭、Turner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小于胎龄儿、Noonan综合征、特发性矮小等相关适应症。
此外,rhGH用药也有年龄限制,一般推荐起始治疗时间最好是在青春期前,尤其在4~6岁左右开始治疗最为合适。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生长潜力很大,生长激素的疗效最好,使用后能够实现身高的有效追赶;同时,孩子体重小,用药剂量小,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而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因为骨龄相对较大、骨骺接近闭合,此时再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身高改善空间相对有限。
引起儿童身材矮小的病因众多,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因素、疾病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等。不同原因所致的身材矮小,其具体的治疗方案也不同。比如,对于其它系统慢性疾病引起的矮小症,首先应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来改善孩子的身高,而不只是盲目地使用生长激素。
因此,矮小症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根据具体的病因去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rhGH有粉剂、短效水剂、长效水剂3种剂型,均为皮下注射剂型。三者之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目前临床未见显著差异。
粉剂是生长激素原液经冷冻干燥制成的,使用时需要加入注射用水复溶,操作相对稍微复杂一些。目前仍较广泛地得以应用,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费用相对较低且性价比较高。
而水剂制作时无需冷冻干燥,使用时操作简单,可以直接注射,因此成为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剂型。其中的长效水剂,1周只需注射1次,相比于短效水剂需要每天注射,更能提高儿童治疗的依从性。
rhGH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儿病种、年龄、体重、青春期状态的不同,起始治疗剂量也有差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要求定期进行门诊随访,以便根据相应生长指标的变化及时进行剂量调节。一般情况下,生长激素开始治疗后,患儿应分别于第1、3、6、9、12月时来院随诊,监测身高、体重、生长速度、身高标准差积分等指标的变化,并于治疗后每3个月检测血常规、甲功、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以及IGF-1变化,每半年或一年拍摄骨龄片。
此外,rhGH治疗矮身材的疗程视需要而定,通常不宜短于1~2年,过短时,患儿的获益对其终身高的作用不大,具体的停药时间应遵医嘱。
关于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治疗,还有一个不少家长非常在意、老生常谈的问题——“用药安全性”。研究发现,注射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后,可能会诱发注射部位红肿、头痛、膝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不过这些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很低,短期内可以自行缓解和消失,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因此家长们无需过于担心。
二、除了打生长激素,还有哪些促进孩子长高的“窍门”?
除了原发病治疗和药物治疗外,改善生活方式也是助力孩子长高的“窍门”,做好下面这3点很关键!
v 保证营养均衡:
充足、均衡的营养是孩子“长身体”的物质基础,家长应当为孩子科学拟定食谱、合理安排膳食,确保孩子每天摄入足够量的优质蛋白,如鱼、瘦肉、牛奶、蛋类、豆类等,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如锌元素、钙元素、维生素D等。此外,还应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有规律,不过量饮食,不暴饮暴食。
v 保证睡眠充足:
生长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一般在深睡眠时分泌明显增加。所以,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身高增长尤为重要,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一定要保证睡眠充足,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达到8~12小时左右。
v 合理适度运动:
合理、适度的户外运动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同时还能改善睡眠、促进食欲,有助于长高。运动时主要控制好合理的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而导致运动损伤。
写在最后
总之,盲目迷信“增高偏方”不可取。当家长发现孩子身材矮小时,一定要及早去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化验检查,找到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并确定最科学、最正确的治疗方案。同时,为了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生长激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遵医嘱定期随访。
下一期开始,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儿童内分泌系统疾病中不可忽视的另一类疾病——“儿童甲状腺疾病”,各位家长朋友不要错过哦~
(本文图片来源:360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