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性经验就以为自己不行了 假ED被治成真ED

2016年06月28日 1026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对于广大男士来说,性功能障碍无疑他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但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男科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市中医院男科主任金保方教授告诉记者,目前男性健康知识及男科“专家”依然鱼龙混杂,有部分患者因为无法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结果被延误病情,甚至有些患者原本没病,却给误诊为有病,结果引发诸多后续问题。

       小张就是一个这样的患者,在念书的时候,大家一起住校,男生们夜里也常常聚集在一起谈些“有色”话题。其中有几个同学似乎很有经验,总是吹嘘自己如何“能干”,结果让还没有性经历的小张嘀咕起来了:自己好像没这么“猛”,该不会是有问题吧?

       你别说,这一嘀咕还真嘀咕出点“问题”来。小张也从网上看过,男性“晨勃”是检验性功能情况的一个标准,自打有点犯疑后,他也关注起自己的“晨勃”情况来,结果却不如人意:一夜失眠,早上楞是没啥反应;再观察几个晚上,还是如此。小张这就慌了。他觉得自己多半是性功能有障碍,人因此自卑不说,在学校有女生追他都不敢回应,只想自己偷偷求医,治好再说。可他跑了不少医院,吃了许多药,连“伟哥”都偷偷试了,依然无效。

       “这个患者最初其实根本不是ED,可最后,他的勃起功能却可能因为反复就医无效,而心理因素出现问题。所以他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药物,而是正确的诊断和适当的疏导。”金保方告诉记者,小张这样的例子看起来似乎有点极端,可临床上却不少。“由于网络、传媒乃至广告的关系,许多男性都能接触到大量关于男性健康、特别是男性性功能方面的讯息,但这些讯息本身却未必正确,或很容易让人断章取义,结果起到极大的误导效果。就以许多男性关注的‘早泄’问题来说,现在在医学界甚至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有研究显示,大多数汉族人真正性生活时间通常在2-5分钟之间,但不同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表现都可能大相径庭,且不说许多讯息本身具有夸张成分,即使原本是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数据,也不可能把所有人的个体差异都包含进去,所以很容易引起一连串的问题。”

       金保方表示,一位男性是否真的存在性功能障碍,应该由有资质的专业医生进行明确的诊断。“一般来说,一个无性状态下的男性,如果不是明确的发育异常,或者检查显示明确有内分泌或其他方面的疾病,那么很难准确凭借一些自我感觉来判断是否有性功能障碍,如果不是由有资质的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很容易发现误判,就像这个患者一样,浪费许多时间,却不仅无效,还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负担,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金保方补充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医源性疾病’” !

[延伸阅读]

六味地黄丸并非万灵药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许多男性患者一出现问题,就立刻给自己带上“肾虚”的帽子,开始选择“补肾”,诸如六味地黄丸这样有补肾效果药物更成为不少人的居家必备保健品。对此金保方教授表示,一出现男科病就怀疑是肾虚,动辄开始补肾、壮阳,这完全是错误的。

  据了解,中医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顾名思义,补肾壮阳是治疗肾阳虚的。所谓肾阳虚,是指肾阳亏虚,以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临床表现为头目眩晕,面色淡白,腰膝酸冷疼痛,畏冷肢凉,精神萎靡,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早泄、滑精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或久泄不止,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过去由于经济物质匮乏等原因,以致营养不良,大多男性患者多表现为肾阳虚症状。

  “但是,随着现在生活质量的提高,肾阳虚病人已经相当少见了。”金保方表示,现在许多人即使“头目眩晕”,也是酒精使然;“完谷不化”,是暴饮暴食所致;气喘吁吁源于体重超重,锻炼太少。从医学角度来说,这些人久食肥甘之品,往往属实属热,需要宜泻宜清,却偏偏要补肾壮阳,结果等于是火上浇油。

       即使是肾虚证,也不一定是肾阳虚!许多男科专家曾为此大声疾呼。金保方教授介绍说:1987年,徐福松教授即提出滋阴法治疗阳痿的“禾苗学说”新理念。尝谓:人身乃一小天地。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快水份蒸发,水源枯竭,此自然界“阴亏”之一也;太平盛世,性事过频,夜生活过多,膏梁厚味,辛辣炙煿,此生活方式“阴亏”之二也;社会变革,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加大,人际(家庭)关系紧张,此心因性“阴亏” 之三也;温肾壮阳药充斥市场,医患滥用成风,此医源性、药源性“阴亏”之四也。现代人阴虚体质更加明显,阴虚火旺较之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证之临床,阳痿“阴虚者十有八九,阳虚者仅一二耳。”切莫一见阳痿,便妄投壮阳之品。临床每见越壮阳,越阳痿者,宜添水(滋阴)不宜烈日曝晒(壮阳)一样。1999年,北京名医方药中教授亦说:“阳痿早泄多阴伤,壮阳刚燥勿滥投”(《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男科卷》)。2007年,安庆王维恒先生也以“阳痿切勿乱壮阳”为题强调:“阳痿滥用壮阳药屡见其害,历史上因此而丧命者也不乏其人。”(《中国中医药报》)。

       而像六味地黄丸这样的药物,虽然主要针对的是补肾阴,但每个人是否适合使用,也应该针对个人情况,来判断是否有必要、是否适合用,不管什么情况都上六味地黄丸,显然不符合治病的基本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辨证施治,不仅难以起效,滥用乱用还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