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昏、头晕和眩晕不是一回事(转自西京医院粟秀初教授)
2018年08月04日 680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头昏、头晕和眩晕虽同为临床上的常见症状,由于其受损靶器官和发病机制上的区别,临床表现互不相同,治疗原则亦各有别,故不能算是一回事,但至今仍有不少病人和医生不加区别地将其混为一谈和长期误用,因而导致临床上的误查、误诊和误治病例实不少见。为此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郭敏
一、头昏 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醒感,系由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功能降低所致,与头颈和躯干的活动无关.多伴有头重、头闷和失眠等其它神经官能症或/和慢性躯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劳累和紧张时加重,休息和心情轻松时减轻。多见于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病人。
二、头晕 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头重脚轻和步态摇晃不稳感(平衡障碍),多于行立起坐卧等动作中或用眼时加重。临床上常见的有:
1、眼性头晕 伴有视物模糊不清,系由视力障碍或眼肌麻痹所致。头晕于睁眼、用眼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查体可发现视力或眼肌运动功能等方面的异常。多见于屈光不正(最常见)、视网膜黄斑病变和各种先天性眼病等导致的视力障碍、以及眼外肌麻痹(常伴有复视)等病人
2、深感觉性头晕 伴有踏地不实和踩棉花样不稳感,系由脊髓后索或下肢周围感觉神经病变导致关节/肌腱部位的深感觉不能被准确地上传至大脑皮质感觉区所致。头晕多于行立起坐等活动中出现,动作停止后消失,闭眼和暗处加重,睁眼和亮处减轻(因视力代偿)。查体有肢体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和深感觉减退或消失等神经体征。多见于亚急性后侧索联合变性、后索硬化和末梢神经炎等神经系统疾病病人。
3、小脑性头晕 伴有行立等活动中的酒醉样步态不稳感,系由小脑系统病变导致躯干和肢体动作的不协调所致。头晕多于行立起坐卧等活动中出现,动作停止后消失,睁闭眼无影响(因视力不能代偿)而与深感觉性头晕有别。查体有肢体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和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小脑体征。多见于小脑炎、变性、血管病和外伤等疾病病人。
4、耳石性头晕 伴有行立起坐卧和翻身等活动中的不稳感,系由内耳耳石平衡功能障碍所致。头晕多在头位和/或躯干直线活动中出现,动作停止后消失。如椭圆囊耳石病变,头晕仅见于蹲下、起立和直线前后行走等活动之中;如球囊体耳石病变,头晕仅见于左右摆头、侧翻身和身体左右直线活动之中;如球囊角耳石病变,头晕仅见于仰、俯卧位起卧活动之时。重症病人也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症状。睁闭眼无影响(因视力不能代偿)。病侧耳石功能和听力检查常有异常。多见于丹迪综合征(Dandy syndrome)等内耳病变病人。
三、眩晕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而客观并不存在的一种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浮沉、漂移或翻滚感(运动性幻觉),系由内耳迷路半规管壶腹嵴神经末梢、其神经传入径路或大脑皮质前庭投影区病变,或自动转体和前庭功能检查等人为刺激,引发人体自身的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障碍所致。眩晕发作无定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常可由过劳、激动、失眠、月经来潮或烟酒过量等因素而诱发。发病时睁眼、头动和声光刺激时加重,闭眼、静卧不动时减轻,常伴有自发性眼球震颤、错定物位、定向倾倒和恶心、呕吐等症状。病侧半规管功能检查有异常。多见于梅尼埃氏病、壶腹嵴顶结石病等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