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能抵抗住新冠病毒,有人却不能?普通人做好这件事也很重要
2020年03月24日 12462人阅读
这场牵动无数人心的疫情,还未结束。疫情持续至今,我们看到了不少死亡的重症病例,看到了一些从轻症转变为重症的病例,也看到了不少治愈出院的病例。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就能抵抗住新冠病毒,有的人却不能呢?我们普通人又能从哪方面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呢?
人的免疫力,是最有效的药物
我们都知道,针对新冠病毒,目前并没有特效药。此前,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主任也表示过: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医护人员除了用药物治疗病毒外,做的最多的就是陪他们一起熬,熬到身体免疫力恢复,熬到体内抗体恢复到可以对抗病毒。
人体免疫力是如何与病毒对抗的?
病毒的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病毒数量,以及病毒在体内繁殖的速度快慢有直接关系。当病毒在人体内聚集得越来越多,并对细胞产生破坏时,就会触发人体免疫反应。
人体内具有修复、免疫功能的细胞(例如白细胞)会像警察一样迅速出动,清除致病因子和受损的细胞。这个过程就表现为身体的炎症反应。如果免疫警察能迅速将致病因子拿下,速战速决,炎症就会很快消失。
但如果炎症反应过重,持续时间过长,又会对病毒寄生的器官(比如肺部)以及内环境带来各种损伤,我们也称之为“炎症风暴”。
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的患者一开始感染程度可能都差不多,但有些人后期可能突然就进入一种多脏器衰竭的状态,原因就在于每个人体内炎症反应程度不一样。像是合并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体内更容易引发“炎症风暴”。
可见疫情面前,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的医疗,更需要病人自身良好的免疫力。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好好保护自己的免疫系统,剩下的,交给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
如何建立良好的免疫力?从好好吃饭开始
病毒肆虐时,想要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免疫力很难,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平和心态。
这个假期,熬夜的人一定不在少数,但熬夜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却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它影响人体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反应能力和防御能力。因此,特殊时期普通人群保证每天7~8小时的良好睡眠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好好吃饭这一点,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就已经强调过重要性:
疫情当下,一定要好好吃饭。为什么?民以食为天,吃是为了营养,为了获得人体健康必须的营养素,也就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保证营养能够使人体的免疫细胞处于最佳的战斗状态。
如蛋白质,是细胞更新和修复等方面所必需的,免疫细胞和抗体也是由蛋白质构成的,维生素、矿物质对免疫功能也是不可缺少的。
反之,如果营养跟不上,不仅容易被感染,而且感染后也不易恢复。营养素对健康而言是预防、治疗和康复疾病的重要手段,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吃饭,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素。
我们要怎么做到好好吃饭呢?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及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一般人群营养膳食做好以下8点就可以。
1.三餐时间要规律,间隔4~6小时
吃饭要有规律,对于时间的把握就很重要。两餐之间最佳间隔时间是4~6个小时,这恰好是混合食物在胃里面停留的时间。
2.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一定要保证能量供应,主食除了精米白面,也可以选择一些粗粮。每天的膳食里可以加入全谷类、杂豆类和薯类等食物。
3.多吃蔬果,尤其是深色蔬菜
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不以果汁代替鲜果。我们每个人每天摄入蔬菜应该保证在300~500 g,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相对于浅色蔬菜,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植物化学物质等含量都要更加丰富。
常见的深色蔬菜包括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茼蒿、青椒等)、红色蔬菜(如西红柿、胡萝卜、红辣椒等)、橙色蔬菜(如南瓜等)、紫色蔬菜(如紫甘蓝、红苋菜等)。
4.保证奶制品的摄入
吃各种各样的奶及其制品,特别是酸奶,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克。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5.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确保优质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也很重要,畜禽鱼蛋类食物也要有所选择。
6.少盐少油,清淡饮食
清淡饮食,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长期的高油盐膳食不仅会增加患肥胖、三高等风险,进而使人更容易患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7.足量饮水,控糖限酒
成年人每天饮水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8.吃动平衡,保证至少30分钟活动时间
即便宅在家也要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如果在家中不方便运动,也可以选择每天做点家务,同样也能运动。
每天保证30分钟的活动时间,不但能助消化吸收、调节机体代谢、免疫功能,甚至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另外要注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