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皮质盲

2018年10月18日 819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皮质盲又称大脑盲,是大脑视觉区病变引起的失明,医生检查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眼底正常而无视觉功能。妊娠高血压疾病所致的皮质盲引起双眼视力完全丧失,导致双目突然失明。妊娠高血压疾病所致的皮质盲发病少,孕妇头痛、视力下降可做为诊断依据,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引起皮质盲的原因很多,如损伤、炎症、血管损害、中毒等等,其中以血管痉挛性损害为常见,致使该区脑皮质缺氧而造成。其临床主要特点为双眼视觉完全丧失,而瞳孔光反射正常,眼底正常。有时伴有偏瘫、失语、吹吐及感觉障碍等症状。皮质盲,一般可用维生素B、三磷酸腺普、血管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张旭烨
  关于治疗方面,主要看是什么病因引起:患儿常有不同程度的脑部器质性病变,特别是有抽搐史者(如反复热性惊厥、癫痫)、有呼吸暂停(出生时早产多见)、全身肌肉痉挛(破伤风)、严重缺氧(出生窒息、煤气中毒)、酸中毒(严重腹泻休克),大脑皮层对缺氧最为敏感,视觉的皮质中枢位于大脑枕叶,大脑枕叶又位于脑供血的边缘地带,对脑缺氧特别敏感,因此缺氧、脑水肿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此外也可因颅内肿瘤、药物中毒等引起。皮质盲是大脑枕叶皮质受到毒素影响或血管痉挛缺血而引起的一种中枢性视功能障碍,以血管痉挛性损害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双眼视觉完全丧失,瞳孔光反射正常,眼底正常,可有偏瘫等。本病常见于2~6岁小儿。现代西医学一般采用皮质激素及扩血管药物,但疗效不甚满意。
    凡脑缺氧及脑水肿严重者皮质盲恢复困难或不可逆,高压氧、针灸治疗皮质盲效果比较明显。手术治疗皮质盲一般需要通过以下程序进行:在暗室通过开灯关灯进行光感刺激—>通过暗室墙上的黑白轮廓幻灯片—>A3大小的黑白轮廓图—>A4大小的字卡—>A4大小的词组—>A4大小的家制书,最终可以使眼睛恢复正常。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针灸治疗皮质盲。皮质盲在中医学中相当于小儿青盲。如《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所言:“小儿青盲,因胎受风邪,生后瞳人端好,黑白分明,惟视物不见”。认为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等有关。针灸治疗本病,在古籍文献中一般归属于青盲证治之中。针灸治疗皮质盲效果甚好,故特附于此,供读者参考。
   针灸治疗皮质盲:综合法
  (一)取穴常用穴:分三组。(1)耳穴:心、肾、神门、皮质下、肝、眼、缘中、枕、太阳、额、交感;(2)头穴:视区;(3)太阳、光明、风池、足三里。备用穴:中枢性面瘫加水沟、迎香、颊车、地仓;偏瘫加肩髎、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三阴交、太冲。
  (二)治法:三组常用穴同时取用,其中耳穴每次取一侧耳穴,体穴取2穴(一头部穴、一下肢穴),均交替取用。耳穴,用0.5寸之毫针快速刺入,头穴以1.5寸毫针刺入,均留针2小时;体针快速针刺,得气后不留针。备用穴据症酌取,亦强刺激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针灸治疗皮质盲: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内睛明。
    配穴:分3组。1、足光明、风池、头临泣、瞳子髎、三阴交;2、合谷、太冲、承泣、攒竹、肝俞;3、球后、太阳,视区(头皮针穴)。
    (二)治法
    每次主穴必取,配穴选1组,酌取2~3穴,3组穴交替轮用。内睛明针法:令患儿睁开眼睛,术者持1寸30号毫针,左手固定眼球,于目眦红肉迅速垂直刺入0.5~1.0寸深;或翻开眼睑,针从目内眦红肉上垂直刺入同样深度,不作提插。其余体穴,邻近取穴,捻转加小提插1分钟,不留针;远道穴位,视小儿合作情况留针20~30分钟,施平补平泻手法。视区,双侧进针,至所需深度后,快速捻针 (频率180~240次/分)1分钟,留针15分钟,间隔5分钟用同样手法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针灸治疗皮质盲: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睛明、球后、风池。
    配穴:光明、太冲、四白。脑炎所致者加百会、水沟、大椎;脑血管病所致者加曲池、合谷、阳陵、环跳;脑外伤所致者加膈俞、血海;一氧化碳中毒加足三里、太渊、百会;尿毒症者加太溪、肾俞、关元。
    (二)治法
    患者取侧卧位,或侧俯坐位。睛明、球后用32~34号针直刺入1~1.2寸,针感应传至眼后方;风池穴向同侧外眼角针刺,使针感放射至前额。余穴用30号针刺入,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针后可在上述穴位按摩,每次10~2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隔间3~5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评判标准:痊愈:治疗后视力达1.0~1.2者;显效:治疗后视力达0.5~1.0者;进步:治疗后视力达0.1~0.5者;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