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
2018年09月14日 936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糖尿病的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如心脑血管、神经系统、肾脏、眼、口腔、皮肤等,对患者有很大危害。因此,做好筛查工作极为重要。糖尿病的各种严重并发症令人生畏,它能够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
从治疗的角度来讲,糖尿病的治疗目的绝不仅仅是降糖,更重要的是要尽量避免或及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而患者最担心的、最想知道的也莫过于自己是否有糖尿病并发症。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并发症的筛查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课”。那么,需要给患者检查哪些项目呢?
一、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筛查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包括高血糖在内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仅控制好血糖,并不能完全解决并发症的问题,只有在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全部控制达标时才能有效防止和消除并发症。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筛查,这些项目包括:血糖(包括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和HDL-C)、血压、体重指数(BMI,正常不超过24kg/m2 )及腹围(男性<90cm;女性<80cm)、尿酸、电解质、血流变等等,明确是否有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等。
二、糖尿病眼病的筛查
检测视力、晶状体、扩瞳检查眼底。 对于眼底病变可疑者或有增殖前期、增殖期视网膜病变者,应进一步做眼底荧光造影。
三、糖尿病肾病的筛查
可做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随机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mAlb/Ucr)、尿常规、血肌酐和尿素氮测定、肾脏B超等检查。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通常只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正常人<30mg/24h)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正常值<30mg/g)增高,而尿常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可以正常,随着病情的进展,后者才开始出现异常。
四、心血管并发症的筛查
临床常用的检查有普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必要时可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有无心功能不全。
五、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
主要包括“植物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
通过测量病人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以及“立、卧位血压”, 如果病人静息状态下心率超过90次/分钟,或有体位性低血压(立、卧位血压差:收缩期≥30mmHg,或者舒张期血压差≥20 mmHg),说明病人存在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通过检查四肢腱反射、尼龙丝触觉或音叉振动觉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痛觉阈值测定等方法,可以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变。
六、糖尿病足病的筛查
1、询问患者有无手足麻木、疼痛、蚂行感等感觉异常。
2、检查足部外观和动脉搏动情况:有无足部畸形,皮肤色泽是否正常,皮肤有无胼胝、破损及溃疡,有无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等情况。
3、疑有下肢缺血者,可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踝肱指数”(英文缩写:ABI,代表踝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正常值应大于0.9;若ABI小于0.9,则表示下肢动脉血管有硬化;若ABI小于0.6,则表示下肢血管病变比较严重)。
七、口腔疾病的筛查
检查有无蛀牙、牙龈炎、牙周脓肿、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口角炎、口腔霉菌感染、腭部炎症等等。
八、抑郁症的筛查
对于那些情绪低落、对任何事物都毫无兴趣、整日无精打采、少言寡语、茶饭不思的糖尿病患者,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郁症,通过专门的心理测试,明确诊断。
另外,完成并发症筛查后,对于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原则上建议每年筛查1次。1型糖尿病患者如首次筛查正常,3~5年后应每年筛查1次。对于已有并发症者,则视情况进一步检查或决定其复查时间,同时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