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中的这几项异常是什么原因?要紧吗?(上)

2021年11月30日 826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尿常规检查是医院最基本的检查项目,虽然不能单纯通过尿常规结果来诊断疾病,但尿常规中一些指标同样能够为疾病诊断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当尿常规结果中出现以下一些异常时,会是哪些原因呢?

1.尿潜血阳性

当化验尿常规。尿潜血为阳性时,说明尿液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红细胞,此时要进一步排查尿红细胞的来源以及病因。它可以见于一些生理情况,比如喝水过少、憋尿等;还可以见于月经期,此时会受经血的污染。

尿潜血阳性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对成人来说,比较常见的是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时尿液有潜血,还伴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此外尿常规中还可见大量白细胞。

如果尿液中有潜血,伴有明显的腰腹部疼痛,则考虑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血尿,建议行泌尿系B超检查。

老年患者如果单纯尿潜血阳性,没有任何疼痛症状,建议常规检查泌尿系B超,排除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可能,如果B超怀疑肿瘤,则需要进一步行CT检查来诊断。手术治疗后,则泌尿系统的潜血可以消失。

此外,一些全身性出血性疾病也会引起尿潜血阳性,这时候要查一查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如有异常则建议到血液科进一步治疗。

2.尿蛋白阳性

正常健康人尿蛋白应该是阴性,当尿液里的蛋白质含量上升到一定量时检查结果就呈阳性,称之为蛋白尿。

蛋白尿出现的原因也包括生理性因素,比如一过性功能性蛋白尿,常发生在青壮年身上,精神紧张、受热受冷刺激、剧烈运动、劳累后。瘦长体型的儿童及青年有可能出现性蛋白尿,一般平卧休息1小时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这种情况成年后会自然痊愈,不必担心。此外,还有一些是标本污染不合格引起的假性蛋白尿。

蛋白尿的病理性因素,包括肾脏疾病、尿路感染、多发性骨髓瘤,其中肾脏疾病是最常见的原因。比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中毒损伤、肾移植术后、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等等。肾脏疾病引起的蛋白尿会持续存在,如果做尿检,往往不仅仅是查出尿蛋白高,有的还会伴有血尿、管型尿和白细胞尿。

3.尿胆原阳性

出现了尿胆原的阳性,原因也包括生理性的因素主要是在用餐以后,尿液呈现碱性的时候,尿胆原可能会出现偏高的现象,这种情况复查之后,一般会出现正常的情况。

而疾病所导致的尿胆原偏高,这个时候复查也是会出现阳性的情况。疾病的因素主要是肝细胞的受损,红细胞的破坏增加,以及尿胆原的蓄积。肝细胞受损见于肝炎、重度脂肪肝、肝硬化、心衰、肝脏恶性肿瘤等疾病。红细胞破坏可见于:严重烧伤、败血症、溶血性贫血等。尿胆原蓄积见于胆道梗阻性疾病。

当出现尿胆原阳性时,一般要结合尿胆红素来分析,必要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原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