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
2017年12月12日 1582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ANVUGIB的诊断
1.症状及体征:
若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伴或不伴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应避免漏诊。
2.内镜检查:
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出血病灶,可确诊ANVUGIB。
3.应避免将下列情况误诊为ANVUGIB:
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可引起粪便发黑。对可疑患者可行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ANVUGIB的病因诊断
1.ANVUGIB的病因:
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少数为胆胰疾患引起,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最为常见。近年来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也逐渐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少见的病因有食管黏膜撕裂症(Mallory-Weiss综合征)、上消化道血管畸形、Dieulafoy病、胃黏膜脱垂或套叠、急性胃扩张或扭转、理化和放射损伤、壶腹周围肿瘤、胰腺肿瘤、胆胰管结石、胆管肿瘤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制障碍、结缔组织病等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显示,我国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2.重视病史与体征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如消化性溃疡常有慢性反复发作上腹痛史;应激性溃疡患者多有明确的应激源;恶性肿瘤患者多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表现;有黄疸、右上腹绞痛症状应考虑胆道出血。
3.内镜检查是病因诊断中的关键:
(1)内镜检查能发现上消化道的病变,应尽早在出血后24 h内进行,并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2)有循环衰竭征象者,如心率>120次/min,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或基础收缩压降低>30 mmHg、血红蛋白<50 g/L等,应先迅速纠正循环衰竭后再行内镜检查。危重患者内镜检查时应进行血氧饱和度和心电、血压监护。(3)应仔细检查贲门、胃底部、胃体小弯、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及球后等比较容易遗漏病变的区域。对检查至十二指肠球部未能发现出血病变者,应深插内镜至乳头部检查。若发现有2个以上的病变,应判断哪个是出血性病灶。
4.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是指经常规内镜检查(包括胃镜与结肠镜)不能明确病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出血。可分为隐性出血和显性出血,前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缺铁性贫血和粪隐血试验阳性,而后者则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血便等肉眼可见的出血[4]。可行下列检查:(1)仍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应急诊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以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必要时同时行栓塞止血治疗;(2)在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可行小肠钡剂造影或CT成像,也可以考虑胶囊内镜或单(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小肠是否有病变。
ANVUGIB的定性诊断
对内镜检查发现的病灶,凡疑有恶性病变,只要情况许可,应在直视下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病灶性质。
出血严重度与预后的判断
1.实验室检查:
常用项目包括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等。为明确病因、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尚需进行凝血功能试验、血肌酐和尿素氮、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2.失血量的判断:
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因呕血与黑便混有胃内容物与粪便,而部分血液贮留在胃肠道内未排出,故难以根据呕血或黑便量判断出血量。常根据临床综合指标判断失血量的多少,如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伴随症状、心率和血压、实验室检查)来判断失血量,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是判断失血量的重要指标。体格检查中可以通过皮肤黏膜色泽、颈静脉充盈程度、神志和尿量等情况来判断血容量减少程度,客观指标包括中心静脉压和血乳酸水平。
3.活动性出血的判断:
判断出血有无停止对决定治疗措施极有帮助。若患者症状好转、心率及血压稳定、尿量足(>0.5 ml·kg-1·h-1),提示出血停止。由于留置胃管常给患者带来明显不适,且不能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内镜止血治疗,也无法有效改善内镜检查视野,对改善患者预后无明确价值,因此不建议常规留置胃管。(1)临床上,下述症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提示有活动性出血:①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呕吐物呈鲜红色或排出暗红血便,或伴有肠鸣音活跃;②经快速输液输血,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但而后又恶化,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稍稳定又再下降;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和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⑤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2)内镜检查时如发现溃疡出血,可根据溃疡基底特征判断患者发生再出血的风险,凡基底有血凝块、血管显露者易于再出血,内镜检查时对出血性病变应进行改良的Forrest分级。近期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我国的出血性溃疡中43.4%为高危溃疡(Forrest Ⅰa~Ⅱb),但其中仅25.2%接受内镜下止血治疗。
4.预后的评估:
(1)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一般根据年龄、症状、失血量等指标将ANVUGIB分为轻、中、重度。年龄超过65岁、伴发重要器官疾患、休克、血红蛋白浓度低、需要输血者的再出血危险性增高。无肝肾疾患者的血尿素氮、肌酐或血清转氨酶升高时,病死率增高。(2)此外,多部国际指南中一致推荐使用经过临床验证的预后评分体系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度,以指导后续治疗。这类评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① Rockall评分系统:Rockall评分系统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死率,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评分依据之一,该系统依据患者年龄、休克状况、伴发病、内镜诊断和内镜下出血征象5项指标,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人群,其取值范围为0~11分。②Blatchford评分:Blatchford评分系统用于在内镜检查前预判哪些患者需要接受输血、内镜检查或手术等后续干预措施,其取值范围为0~23分。近期研究认为Blatchford评分在预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方面与Rockall评分准确性相当,而在预测输血率、手术率等方面则优于Rockall评分。上述评分体系尽管在临床研究中有所应用,但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较为有限,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计算较为复杂。因此2011年提出AIMS65评分系统,该系统相对较为简便,包括以下几项指标(危险因素):白蛋白(Albumin)<30 g/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神志改变(altered Mental status),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90 mmHg,年龄>65岁。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其预测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的准确性也逐渐增高。目前虽有数项研究比较了AIMS65评分系统与Rockall评分系统、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ANVUGIB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但结论并不一致,因此其临床有效性尚待更多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