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问题的不简单答案一在蚊子眼里,为什么有些人格外受到青睐?

2022年07月01日 517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夏季来临,蚊虫肆虑的日子又要到了。为什么蚊虫总是青睐某一类人群,比如盛传的“蚊虫更喜欢叮咬O型血的人。“简单的问题背后的真相往往并不简单。
        在一项刚刚发表在《细胞》的研究中,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从一个新的角度打开了人们研究的思路。该研究揭示了蚊媒病毒的狡猾之处:病毒通过改变人体的皮肤微生物,重塑感染者的气味,影响蚊子的嗅觉感知。也就是说,蚊子青睐某类人群,可能和气味有关。
        此前的相关研究发现,人类的汗液本身是没有味道的,但汗液被皮肤微生物代谢后会产生特殊的气味,这些气味可能是蚊子寻找、定位和叮咬人类的关键线索。
        在这项研究中,程功教授团队发现,蚊媒病毒感染小鼠可大量释放一种挥发性小分子--苯乙酮(Acetophenone)。苯乙酮可有效激活蚊子的嗅觉神经系统,增强蚊子对感染小鼠的行为趋向。
        有趣的是,登革热患者的气味中,苯乙酮含量也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当研究人员将不同浓度的苯乙酮涂抹于人体手臂进行蚊子的行为学验证,结果显示,苯乙酮浓度更高的手臂更容易吸引蚊子。
        以上研究结果说明,登革热患者由于释放大量苯乙酮改变自身气味,大幅提高了对蚊子的吸引力,吸引蚊子叮咬,加速病毒传播。
        研究人员发现,人体或动物释放的苯乙主要来源于体表的皮肤共生微生物,它是一种典型的细菌代谢产物。登革病毒及寨卡病毒感染可导致宿主皮肤表面芽孢杆菌属细菌的丰度明显上升,而皮肤芽孢杆菌具有代谢产生大量苯乙酮的能力。这也说明,蚊子喜欢的不是登革热病毒本身,而是喜欢因感染登革热病毒导致皮肤芽孢杆菌丰富增加,代谢后产生的苯乙酮的气味。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研究团队向登革病毒及寨卡病毒感染小鼠饲喂一种维生素A衍生物--异维甲酸(isotretinoin)。通过补充维生素A类药物,能够重塑感染小鼠皮肤微生物的苯乙酮释放,降低蚊媒病毒传播。
        根据以上发现,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蚊媒病毒防治思路:可以通过调控人体气味,阻断蚊媒病毒的快速传播。
        这个结论实在是太棒了,在登革热及寨卡热等蚊媒病毒传染病流行的疫区对感染者广泛补充维生素A或相关药物,有望成为避免蚊媒病毒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全新策略。
        未来,对蚊子行为影响的研究,将为遏制更多蚊媒疾病的传播,防治蚊虫叮咬,提供全新的有力武器。参考资料:
[1]HongZhangetal.,Avolatilefromtheskinmicrobiotaofflavivirus-infectedhostspromotesmosquitoattractiveness.Cell(2022).DOI:10.1016/j.cell.2022.05.0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