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退“烧”

2017年10月11日 1928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基本常识

⑴什么是发热:正常人口腔温度大致在36.3~37.2℃之间,高出这一范围,称为发热。如果自己感觉身体热,但体温正常,不算发热。

⑵发热的病因:有感染和非感染性两大类病因。只有感染引起的发热才需要用抗生素。

⑶医治发热的重点:控制体温+寻找病因,两者一样重要,缺一不可。

⑷怎么退热:①物理降温(常用的有冰袋降温、酒精擦浴),②药物退热(外国人只有西药,中国人还有中药)。

还有一种发热叫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特指发热持续2~3 周以上,体温≥38.5℃,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者。FUO的原因复杂,治疗棘手。由于病因未明,西医只能对症治疗,退热效果差,用中药治疗更为合适(在国外就没办法了)。

⑹传染病要小心!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在禽流感、SARS等传染病流行期间,所有急性发热患者都必须先到医院专设的“发热门诊”就诊,除外相关传染病后,才能转其它科室!

 

2.医患合作指南

良好的医患合作是治疗成功必不可少的环节。

合作之一,诊前沟通

发热疾病的复杂性要求医生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诊疗经过、既往病史乃至个人的生活状态。因此,在初诊之前,建议先行“网上问诊”,完成必要的诊前沟通,以便初步判断发热病因、病情轻重,决定是否需要住院、是否需要空腹就诊、是否先去发热门诊、是否应到相关专科就诊等关键事项,提高诊治效率。

合作之二,测量体温

每天测量并记录至少4~6次体温。要求时间固定,便于前后对比观察,通常需要记录的时间点为6:0010:0014:0018:0022:00以及病人自我感觉“发热最高”时候的体温(体温测量的任务在住院期间由护士完成,但依然建议自己记录一下测量结果)

合作之三,自我观察

中医治疗发热疾病,要求观察的内容比西医多,比如:自身的冷热感觉(怕冷还是怕热)、是否怕风、出汗情况、口渴及饮水情况、胃口怎样、小便的颜色及尿量、有无便秘或腹泻以及其它与发热伴随的不适症状。这些症状是中医判断病情、拟定处方的重要依据,看似“细枝末节”,其实必不可少。

合作之四,谨遵医嘱。

和用药相关的医嘱

①服法:一般要求每天服药4~6次,而不是大家熟知的“12次”。

②煎煮法:部分治疗感染性发热的处方主要由含挥发油的药物组成,不能久煎,通常煮开后1015分钟即可。

和饮食起居有关的医嘱

①饮食清淡:大部分发热疾病要求饮食清淡,特别是感染性发热和风湿免疫病引起的发热,牛羊肉、海鲜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都应避免。饮水以白开水为主,微温为宜,可适当多饮水(湿热发热者除外)。

②慎避风寒:避免吹风,特别是空调冷风,出汗后吹冷风更是大忌。但是,不可因此而门窗紧闭,室内仍需适当保持空气流通(雾霾天另当别论)。

 

3.特别说明

中药退热,是对发热疾病的整体治疗,不以降低体温为唯一目的。所以,当服用中药退热见效后,疾病即趋向好转,继续用药,发热通常不再反弹。(退热见效,是指服药后持续24小时体温趋向正常,且全身情况好转)。

对于感染性发热而言,中药的起效,往往首先表现为“感觉轻松”、部分症状减轻,而后才是体温下降。

对于中、高热患者,大多数情况下,在中药退热过程中身体会有明显汗出,这是药物“发汗”的成效,表现为持续出汗、绵绵不断,直到体温下降或药力不足。

在药物发汗时,大部分患者会感觉有些怕冷、怕风,此时必须注意保暖、避风,切不可同时使用“冰袋”等物理降温手段,不然会导致汗出不畅,不利治疗。

当中药退热见效后,不可立即停药,应及时复诊、继续用药(维持原方或调整用药),直到连续3天无发热,且不再持续出汗、不再怕冷怕风,此时才算完成退热任务。当然,成功退热不等于疾病治疗的结束,大多数情况下,治疗仍将继续。

在整个退热治疗过程中,随着病情的变化,常常需要动态调整处方,少则3~7天调整1次,多则一天一换。虽然“麻烦”,但必须如此——病情在变、病机在变、方必须变,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辨证论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