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吃什么?
2018年10月12日 77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痛风性关节炎与饮食关系非常密切,通过减少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来预防痛风是可以做到的。食物中的嘌呤含量与食物的种类、烹调方法等有关,合理选择食物及食物的加工方法,有助于减少食源性尿酸的生成。严格的饮食调控,完全可以减轻痛风乃至痊愈,只要有决心和恒心,每位患者都可以做到。常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盛丽
饮食调控的目的: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的来源,促进尿酸的排泄。从而降低血中尿酸的浓度,减少尿酸的沉积,逐步改善体内的嘌呤代谢,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饮食调控的原则:“四低一多”的膳食原则,即低嘌呤、低蛋白、低热量、低脂肪和多喝水。
饮食调控的具体做法:
1.限制嘌呤的摄入量
急性期:痛风急性发作期间,应严格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每日应控制嘌呤在150mg以下,以免外源性嘌呤的过多摄入。饮食以精白面,米为热量的主要来源;可选用不含嘌呤或含嘌呤低微的牛奶、奶酪、蛋类及水果类、精制谷类、蔬菜类(除含嘌呤高的龙须菜、菠菜、香菇、鲜豌豆)等;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浓肉汁汤、黄豆及菌藻类等。
缓解期:给予正常平衡膳食,以维持理想体重和正常血尿酸水平。避免含嘌呤高的食品,有限量地选用中量嘌呤的食物,以微量嘌呤食物为主。应继续维持理想体重,避免体重增加,脂肪的限量要长期坚持。
慢性痛风及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饮食调控:适当放宽嘌呤摄入量,但含嘌呤较多的动物内脏、浓肉汁、汤等仍禁用。给予平衡膳食,维持理想体重,限制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并防止过度饥饿,体内脂肪分解产生酮体。肉、禽、鱼类煮沸去汤后与鸡蛋、牛奶交替使用,多食用碱性的蔬菜、水果,平时多饮水,少吃油炸食物、动物脂肪、过甜过咸食品等。
2.限制能量的摄入
维持理想体重,肥胖者减轻体重后,血尿酸水平下降,痛风发作可减轻。但减体重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以免体内脂肪过渡分解,引起痛风急性发作。
3.低脂肪饮食
因脂肪具有阻碍肾脏正常排泄尿酸的作用,同时由于脂肪产热高,易引起肥胖,对痛风患者不利,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更应严格限制。烹调方法易采用蒸、煮、炖、汆等少用油的方法,忌用煎、炸等烹调方法。
4.蛋白质摄入不宜过高
由于蛋白质摄入能加速痛风病人尿酸的合成,根据病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6g/(kg·d)~1.0g/( kg·d) 。以牛奶、鸡蛋为主,因不含核蛋白,可以随意选用。但酸奶因含乳酸较多,酸奶与尿酸竟争排泄,对痛风患者不利,故不宜饮用。同时尽量少用或不用肉汤、禽类、鱼虾类等。
5.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对痛风患者而言,不论是平时还是过年过节,都应保证主食的摄入量占总热量的60%左右,决不能只吃菜而不吃饭,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可选择大米、面粉、玉米及其制品。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可减少脂肪的分解,增加尿酸盐的排泄,避免产生酮症。但应尽量不用蔗糖,因为蔗糖分解代谢后,能增加尿酸的生成,蜂蜜同样不宜食用。
6.鼓励选食碱性食品
增加碱性食品摄取,可以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甚至使尿液呈碱性,从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促进尿酸的排出。应鼓励病人选食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既能促进排出尿酸又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如蔬菜、马铃薯、甘薯、奶类、柑桔等。
7.多饮水
由于尿pH6.0以下时,需服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利于尿酸的离子化、溶解和排泄。因此,要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液体摄入
总量需达2000~3000ml,使排尿量每日达2000ml以上,
防止结石的形成。
8.维生素和矿物质
大量的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促使组织内瘀积的尿酸盐溶解,故应多吃碱性并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类等,可促进尿液碱化,增加尿酸在尿中的溶解度。
9.限制饮酒,适量饮用饮料
酒中的乙醇加快人体内嘌呤合成的速度,使尿酸产量增加,而且酒中所含的乙醇能使血乳酸浓度升高,后者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降低尿酸的排出。啤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极易诱发或加重痛风。饮酒易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故虽1次大量饮酒,亦可使血清尿酸含量明显升高,诱使痛风发作。慢性少量饮酒,会刺激嘌呤合成增加,升高血清和尿液尿酸水平。啤酒中也含有酒精的成分,故应避免饮用。碱性饮料,如可乐、雪碧、汽水、苏打水等可以碱化尿液,有助于尿酸排泄,可适量饮用。酸奶因含乳酸较多,对痛风病人不利,故不宜饮用。应尽量少食蔗糖或甜菜糖,因为它们分解代谢后一半成为果糖,而果糖能增加尿酸生成,蜂蜜含果糖亦较高,不宜食用。
10.限盐
减少钠盐摄入,钠会促进尿酸沉积,故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严格限制在3g以内。
11.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合理的烹调方法,可以减少食品中含有的嘌呤量,如将肉食先煮,弃汤后再行烹调。此外,辣椒、咖喱、胡椒、芥末,生姜等食品调料,均能兴奋植物神经,诱使痛风急性发作,应尽量避免应用。
(文中图片为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