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甫】解毒活血汤治时疫
*陈师母,涌利空呕,面青转筋,此乃时疫重症。当先治其病,虽有胎孕亦不顾也。连翘9克,桃仁15克,红花9克,甘草6克,枳壳、赤芍、柴胡各9克,生地24克,当归、葛根各9克,蚕砂、鲜水芦根各30克。
二诊:时疫已解。当归9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甘草、生姜各3克,大枣4枚,饴糖30克。
癸亥年(1923)七月,时疫大作,解毒活血汤三四帖,但服头汁,二汁作水,即煎2帖,仅服头汁,如是4帖而愈。此是热证,用紫雪丹、石膏之类已毙数人,其理比如炭火聚于一盆,冷水倒下,火非不熄,热气上炎,肺先受之,肺被炙烂则死矣。此方比如铁耜拨火,散开火力,使之渐缓,不能作祟,其理如此。
按:先生深明经旨,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的理论,而提出“岁时不同,不可执一”的学术见解。
先生在1926年致章太炎先生函中云:“前此二十岁,霍乱大作,非大附子30克,连三四剂不治;前此五年,霍乱又作,以紫雪和生姜汁冷调服亦愈;去岁霍乱又作,以酒炒黄芩30~60克治之;今岁霍乱又大作,仆用王清任解毒活血汤进三四剂,服后化大热得已,而进姜、附者多不救。”
解毒活血汤出于王清任《医林改错》。王氏认为,霍乱乃是瘟毒烧灼血液,壅塞气血通路,气机窒塞,升降格拒,清浊相淆,发为吐泻。故霍乱初起,正气未伤者,用解毒活血汤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效如桴鼓。
【拓展阅读】《医林改错》王清任
瘟毒吐泻转筋说
上吐下泻转筋一症,古人立名曰霍乱,宋朝太医院立方,名曰局方,立藿香正气散以治之。以邪气伤正气之病,反用攻伐正气之药,岂不愧太医之名!至我朝道光元年,岁次辛巳,瘟毒流行,病吐泻转筋者数省,京都尤甚,伤人过多,贫不能葬埋者,国家发帑施棺,月余之间,费数十万金。彼时业医者,有用参术姜附见效者,便言阴寒;有用芩连栀柏见效者,则云毒火。余曰:非也,不分男女老少,众人同病,乃瘟毒也。或曰:既是瘟毒,姜附热,芩连凉,皆有见效者,何也?余曰:芩连效在初病,人壮毒胜时;姜附效在毒败,人弱气衰时。又曰,有芩连姜附服之不效,而反有害者,何也?余曰:试看针刺而愈者,所流尽是黑紫血,岂不是瘟毒烧炼?瘟毒自口鼻入气管,自气管达于血管,将气血凝结,壅塞津门,水不得出,故上吐下泻。初得,用针刺其胳膊肘里弯处血管,流紫黑血,毒随血出而愈。或曰:所刺是何穴?诸明白指示。余曰:余虽善针,不必论。是穴名曰尺泽。人气管周身贯通,血管周身亦贯通。尺泽左右四、五根血管,刺之皆出血,皆可愈;尺泽上下刺之,亦可愈。总之,用针所刺而愈,皆风、火、气有余之症;不足之症,愈针愈坏,此针灸家隐讳不肯言也。仓促之时,用针刺,取其捷便也。一面针刺,一面以解毒活血汤治之,活其血,解其毒,未有不一药而愈者。但此症得之最速,伤元气最快,一半日可伤生。若吐泻一、两时后,或半日后,一见腿抽,便是腿上气少;一见胳膊抽,便是胳膊上气少。如见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谩言凉药有害,即余所立解毒活血汤亦有过无功。此时无论舌干口燥,大渴饮冷,一时饮水数碗,放心用姜附回阳汤,一付可夺命。此法非浅医所能知也。
【编者点评】霍乱病程进展迅速,要根据疾病进展的阶段随证施药方是辨证大法,这种瞬息万变的急病,更考验医者临证随机应变的能力,稍有差错就害人匪浅。无论范文甫还是王清任关于霍乱的论述都值得我们学习。
解毒活血汤
连翘(二钱) 葛根(二钱) 柴胡(三钱) 当归(二钱) 生地(五钱) 赤芍(三钱)桃仁(八钱,研) 红花(五钱) 枳壳(一钱) 甘草(二钱) 水煎服。
【方歌】
解毒活血连翘桃,
红花归壳葛赤芍,
柴胡甘草同生地,
吐泻良方用水熬。
此方谓初得吐泻而言,若见汗多,肢冷,眼塌,不可用。
急救回阳汤
若吐泻一见转筋、身凉、汗多,非此方不可。莫畏病人大渴饮冷不敢用。
党参(八钱) 附子(八钱,大片) 干姜(四钱) 白术(四钱) 甘草(三钱) 桃仁(二钱,研) 红花(二钱) 水煎服。
【方歌】
急救回阳参附姜,
温中术草桃红方,
见真胆雄能夺命,
虽有桃红气无伤。
解毒活血汤与急救回阳汤,两方界限分清,未有不应手而愈者。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