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肿胀如鸡蛋,成釉细胞瘤手术切除效果好
2020年10月23日 835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专家简介:季彤,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行政副主任。擅长头颈部肉瘤的诊治、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外科治疗与头颈显微外科功能性重建。
专家简介:曹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腔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头颈部肉瘤的诊治、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治和缺损修复。
病例介绍:
牙齿隐隐作痛,能熬就熬吧。1年前33岁的蒋先生感到左下颌轻微牙痛,由于不影响生活,也没放在心上。半年前他的左颌部逐渐肿胀,还有点疼,误以为长智齿,自己吃了几天消炎药治疗。
但谁知道肿的地方越来越大,一直到现在像鸡蛋似的。蒋先生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便赶紧前往医院就诊。CT检查结果,颌骨被病变“吃掉”了一大半,里面空了一个“大窟窿”,也就是说,他左侧下颌骨体存在大范围的骨质破坏。
经医生诊断,蒋先生患得是“下颌成釉细胞瘤”。什么是细胞瘤?如何治疗呢?
成釉
1、什么是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牙源性肿瘤。主要来源于颌骨内牙源性上皮残余所导致的颌骨中心性肿瘤,由于瘤细胞的形态与牙胚中的成釉细胞相似,故称为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瘤是癌症吗?
颌骨成釉细胞瘤被归为是一种良性肿瘤,很少发生恶变或者转移,但由于它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故实际上属于临界瘤,即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之间的一种肿瘤。原发性恶性颌骨成釉细胞瘤或颌骨成釉细胞瘤恶变极为少见。
界于
3、成釉细胞瘤临床表现?
(1)成釉细胞瘤多见于青壮年(20~30岁),男女发病无差异,一般好发于下颌骨的磨牙区和升支部(占70%以上)。
(2)成釉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早期无自觉症状,后期由于肿瘤逐渐增大使颌骨膨隆,颜面出现畸形,可影响咀嚼、语言等功能。
(3) 当肿瘤侵犯牙槽骨时,可使牙齿移位、松动甚至脱落。
4、成釉细胞瘤如何治疗?
手术是治疗成釉细胞瘤的唯一有效方法。成釉细胞瘤虽属良性肿瘤,但呈局部浸润性生长,单纯行瘤体刮除术容易复发,反复发作可发生恶变。因此手术原则是将肿瘤和肿瘤外至少0.5cm左右的骨质同时切除,根据缺损大小同时行骨移植以恢复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
5、成釉细胞瘤术后修复难不难?如何修复?
成釉细胞瘤手术切除病变的下颌骨,然而切除简单,修复难。下颌骨的修复难点在于:
(1)颌骨的修复重建对咬合功能恢复要求较高,手术中对位稍有偏差即可出现咬合问题,导致患者术后无法正常吃饭生活。
(2)颌骨具有复杂的结构和曲面形态,与周围结构邻接关系复杂,恢复这些个性化特征增加了术式难度;
(3)颌骨位于面部重要的位置,不像身体其他的部位可以衣物遮盖,修复重建时候美学方面需要特别重视。
(4)口腔环境是有菌环境,不利于颌骨重建术后愈合。
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多数患者可自体骨移植修复,优点是修复能力比较强,将来能跟剩余的骨头长成一体,同时为以后再镶牙、种牙提供了便利条件。
釆用
对于缺损在5厘米以下的下颌骨,可以使用不带血管的髂骨修复,不带血管的髂骨修复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小。但不带血管的髂骨抗感染能力低,手术后相对容易感染。如缺损的下颌骨长度在5厘米和8厘米之间,要使用带血管的髂骨,大于8厘米以上,目前以带血管的腓骨修复重建为主。
曹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腔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擅长:头颈部肉瘤的诊治、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治和缺损修复。
担任职务
上海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医学专委会 青年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协会(ICOMS) Member
国际牙科研究协会(IADR) Member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 理事
上海市级医院肉瘤临床诊治中心分中心 秘书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肿瘤诊断专委会 副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头颈肿瘤专委会 委员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 Member
学术科研
近5年以第一负责人承担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3项。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发表SCI论文15篇,总影响因子40.08。申请专利5项,其中授权2项(发明1项,实用1项)。
曾获2012年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九完成人),2015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六完成人),2015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贰等奖(第六完成人)。2013年九院第六届优秀青年骨干培养计划,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青年培育计划”培训班优秀学员,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九龙医学优秀青年人才奖”,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晨星-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 (晨星-讲师),2017年CSCO“35 under 35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全国100强,2018年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协同创新团队成员,2018年入选海南省高层次人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