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里的热鸡蛋治腋臭靠谱吗?

2017年12月02日 100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狐臭是一个让人尴尬的问题。在博大精深的《本草纲目》里,李时珍记载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治疗狐臭的方子【腋下胡臭,鸡子(即鸡蛋)两枚,煮熟去壳,热夹,待冷,弃之三叉路口,勿回顾。如此三次效】。按老李的说法,治疗狐臭很简单,用鸡蛋就能搞定,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夹俩鸡蛋,路口放下,这么做3次就有效。请问:你怎么看这个方子?现代医学里,有没有彻底根除狐臭的方法?(问题由@疫苗与科学 提供,特此感谢)

腋臭俗称“狐臭”,属于臭汗症的一种,和大汗腺密切相关,是因为细菌分解大汗腺分泌物而引起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社交,天热出汗多时更明显。大多数腋臭有家族史。通常青春发育期开始发病,中年以后逐渐减轻。

因为我们的大汗腺(顶泌汗腺)除了分布于腋窝外,在腹股沟、肛周、外阴、脐部也有大汗腺,这些部位也可有异味,但症状相对腋窝轻一些。

目前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具体到每个人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权衡利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如果腋窝的异味非常轻微,比如只是自己的鼻子凑近了腋窝才能闻到,根本不需要治疗,适当注意清洁就可以了,比如说勤洗澡、勤换内衣,每天可以多次擦拭腋窝,保持腋窝部的干燥和清洁。

如果只是运动等出汗比较多时周围人才能闻到,而且味道比较轻,可以使用一些香水类的产品,对腋臭也有一定掩盖作用。也可使用一些药物止汗,对缓解异味也有帮助,但是需要注意局部刺激性,这些药物包括25%氯化铝溶液、5%甲醛酒精、腋臭散或枯矾散等,可以闭塞汗腺开口,使汗液的分泌减少。当然腋窝局部注射肉毒素可抑制汗腺分泌而控制腋臭。一些抗菌剂可抑制局部的细菌,如二氯二苯脲、吡啶硫铜锌等。

注意:前面说过腋臭与大汗腺有关,以上方法只是减少大汗腺分泌和抑菌,并不能破坏汗腺,只能暂时缓解,所以比较适合轻度的腋臭。

对于重度腋臭(一进屋别人就能闻到),如果通过以上治疗不能缓解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其中包括注射法、物理疗法和手术切除与刮除三大类。

1.注射法:最常用的是注射乙醇、5-FU等,可使真皮及皮下组织纤维化(类似瘢痕形成),导致大汗腺萎缩,抑制大汗腺分泌,但缺点也很明显:治疗不彻底,有时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形成的瘢痕还会影响再次手术。

2.物理疗法:如高频电针术和CO2激光等。相对手术损伤比较小,但复发率高。而且如果效果不好,治疗中形成的瘢痕也会影响再次手术。当然脱毛激光也可用于治疗腋臭,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治疗不彻底的问题。

3.手术治疗:常用的有腋窝皮肤切除术、微创腋臭根治术、小切口掻刮术、小切口剪刮术,各有优缺点。其中以腋窝皮肤切除术最彻底,但术后瘢痕明显影响美观,有些甚至影响上臂活动,单纯的腋窝切除术基本被淘汰。现在更多采用联合治疗,如部分腋窝皮肤切除加腋臭根治术(切除部分腋窝皮肤并选择性破坏大汗腺)。即使手术方法在不断改进,效果和安全性在不断提高,但仍有一定风险,有时术后会出现皮下血肿、皮肤坏死、异味去除不彻底和继发感染等。

特别提醒:
1.由于青春期性激素会影响大汗腺的功能,最好18岁以后(女性16岁,男性18岁)再手术,这样术后复发率低。
2.目前并不存在绝对根治腋臭的方法,即使是手术也有一定复发率,但手术复发率相对很低,而且就算复发也相对比较轻。复发后如果有影响,还可以通过激光、高频电针术等治疗改善,但二次手术比较困难。
3.因为在门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自述有腋臭,但实际上并没有明显的异味。所以在治疗前一定要判断是否真的有腋臭,是否需要治疗。我们大多数人的腋窝因为出汗及细菌的作用,或多或少会有点异味。是否诊断腋臭和需要治疗,主要看周围的人能否闻到腋窝的异味,有时周围的人不会直接告诉患者,可以确定一下患者父母、兄弟姐妹能否闻到。

“老李”的热鸡蛋治疗法不靠谱

相信通过以上内容大家也基本明白为什么“老李”的热鸡蛋治疗法不靠谱了,热鸡蛋既不能长期抑制大汗腺分泌也不能破坏大汗腺,根本不可能对腋臭有治疗作用,而且如果过热还有可能烫伤皮肤,如果以烫伤瘢痕治疗腋臭,则得不偿失。至于“弃之三叉路口,勿回顾”更是无稽之谈。

作者:杨希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医师介绍:

杨希川,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疑难少见病研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毛发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委、重庆市皮肤性病学专委会委员等,为《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实用皮肤病杂志》及《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9部,以第一和通信作者发表论文74篇,其中SCI收录15篇。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更多科普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新浪微博:@杨希川教授-皮肤科医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