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中耳炎

2019年07月01日 863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化脓性中耳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系中耳黏-骨膜因化脓性致病菌侵入而引起的急性感染,好发于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不合理、不彻底或鼻咽部及其邻近器官的炎性病灶反复发作所致。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古庆家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由急性细菌感染引起,主要病菌为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菌。其感染途径主要为外耳道鼓膜或者是咽鼓管感染。而其中,咽鼓管途径为其感染的主要途径。特别地,当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会逐渐向咽鼓管蔓延,从而引起咽鼓管黏膜充血、肿胀,并使纤毛的摆动能力大大下降,接着就会使耳内部免疫力逐渐下降,而病菌则趁虚而入。再者,在急性的传染病中,致病菌也可能会侵入中耳而引起发病,如猩红热、百日咳等。由于小儿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加上小儿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急性鼻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而流感等疾病会常常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或由于婴儿吐奶、哺乳位置不当、呛咳及擤鼻涕用力过猛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成为引起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原因。此外,在掏挖耳朵不小心损伤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导致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流脓、耳鸣、耳痛、听力减退以及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婴幼儿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食欲减退、抓耳摇头,体温可高达40℃,甚至出现惊厥、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耳内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随着病程延长,其炎症可达骨质,引发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积极预防和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传染病,通畅引流,去除病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式多样,主要遵循根除病灶、重现听力的原则,常见术式包括完壁式鼓室乳突根治术、开放术腔鼓室乳突根治术,内窥镜中耳乳突手术等。

有鼓膜穿孔或鼓室成形术后短期内不宜游泳,在沐浴或洗头时可用干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诱发感染,不要用棉签、火柴杆等挖耳。术后3个月左右耳道内会有少量淡黄色、稀薄渗液,如渗液性质、颜色、气味可疑,请及时就诊。半年内避免乘坐飞机,以免影响鼓膜愈合。定期门诊随访,如有不适立即就诊。同时加强宣传正确的哺乳体位及擤鼻方法,哺乳后轻拍小儿背部,不要让婴儿平卧哺乳。擤鼻时压一侧鼻翼擤出。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