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有可能转变成食管癌,尤其这种癌前病变,早期发现可以根治
2019年09月26日 85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食管癌是罹患于食管的癌症,其病因目前没有完全明了,但一些从地域的高发病率来看,饮食习惯是食管癌高发的原因之一,食管炎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食管炎症,这其中包括化学性刺激包括胃酸、胆汁、烈酒以及强酸、强碱、药物等;物理性刺激包括烫的食物、饮料,食管异物(鱼刺等)嵌顿,长期放置鼻胃管等。由于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导致食管局部受损,或患者本身抵抗力下降导致结核杆菌、真菌(念珠菌)或病毒感染亦可引发食管炎。临床最常见的是胃酸反流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 那么食管炎症和食管癌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1.病因不同
食管炎,临床上较多见的反流性食管炎,其病因主要是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管清除作用降低以及食管长期受烟、酒、药物等作用使其抵御返流的胃酸、胃蛋白酶等侵害功能降低。
食管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它的发生可与长期粗糙、刺激、烫的食物刺激,长期大量亚硝胺、真菌毒素等致癌物的摄入,维生素A,C的匮乏及遗传、癌基因的因素等。
2. 症状相似
虽然两者病因不同,但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如果疏忽大意,可能延误食管癌的诊断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典型的症状是反酸、烧心,还可以表现为胸背部疼痛、胸骨后异物感或吞咽困难。部分反流性食管炎的吞咽困难是由于食管痉挛、功能紊乱引起,其表现为间歇性,在进食固体及液体均可发生,也有少部分是食管经长期返流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导致食管狭窄,患者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与其相似的早期食管癌也可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异物感,随着病灶增大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咽下困难。因此,临床上对于两者疾病,仅靠临床症状去诊断、鉴别存在一定难度。
3. 食管炎是良性病变,但如果长期不予处理,任其发展恶化,良性病变也可发展为恶性。长期慢性炎症可引起食管黏膜发生病理性改变,出现细胞不典型增生,或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替代,后者称为Barrett食管。不典型增生进一步发展可能变为癌细胞,如果机体免疫细胞无法识别、杀灭,随之发展可能就会变为食管癌。此外,Barrett食管是食管的癌前病变,其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将较常人增加10-20倍。因此早期发现食管炎,积极干预是有效的防癌手段。
4.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上可治愈性疾病,其经促胃肠动力药物(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进胃排空、有效的抑酸治疗(质子泵抑制剂、雷尼替丁等)及后期的长程维持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并治愈。此外,避免肥胖,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使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降低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高脂肪,烟、酒等可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诱因。此外,避免辛辣、烫、有毒有害物质的摄入,多吃蔬菜瓜果及培养规律作息等均是有益于健康的。
癌症重在预防,早期发现可完全根治,如果有症状不做定期检查,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就意味着无法根治,所以定期门诊随访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