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功能调节,治疗头痛的有效方法!

2014年07月15日 812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0岁,分娩一月后右侧阵发性头痛,多于睡眠期间发作,发作后从睡眠中痛醒,每次发作持续30分钟左右,发作时伴有患侧球结膜充血,疼痛性质为弛张性痛,每次发作总是从右侧眼眶上沿出现痛点,后迅速向同侧额颞部扩散,发作高峰疼痛部位始终局限在患侧额颞部范围,发作间隔在12小时到24小时之间,发作间期无任何异常。

患者诉6年前曾有过类似头痛发作病史,经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后数年内未再发作。

查体:一般可,颈软,患侧乳突压痛(—),右侧眼眶上沿压痛(±)

辅助检查:头颅CT平扫无殊

诊断性治疗:发作时行蝶腭神经节阻滞有效。

诊断:丛集性头痛

处理:

       考虑到患者目前在哺乳期不宜用药,治疗方案以交感神经功能调节和蝶腭神经节阻滞为主,给予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药物为0.25%布比卡因并含1:20万肾上腺素注射液6ml,每次注射后以观察到霍纳氏综合症为阻滞成功标志,自第二次阻滞术后患者诉头痛发作间隔延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瞩患者在发作时第一时间内自行给予蝶腭神经节阻滞术(取平卧位头后仰40度并向患侧旋转40度,2%利多卡因1ml经患侧鼻腔内滴入),目前已行3次星状神经节阻滞,头痛发作间隔已超过72小时,每次发作后2%利多卡因1ml滴鼻,头痛持续时间小于10分钟。继续维持原治疗方案。

治疗目标:在头痛发作间歇期给予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每周1到2次,直至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为止。

鉴别诊断:

       普通型偏头痛, 头痛开始表现为一侧眶上、眶后或额颞部位的钝痛,强度增长时具有搏动性质,尔后持续为一种剧烈的固定痛,并扩展至整个半侧头部,甚至上颈部。患者面色苍白,常伴有恶心,呕吐,头痛通常为一整天,常为睡眠所终止。头痛前往往有前驱症状,且多为双侧性,一般在青春期发病,多有家族史。血中组织胺稍有增高而五羟色胺(5-HT)显著降低。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年轻女性为主,疼痛发作往往跟女性月经周期等相关,妊娠后头痛症状消失,分娩后复发,疼痛发作每次持续在6小时到24小时,发作前常伴有耳鸣、眩晕等小脑症状,视觉先兆上有闪光,偏盲等症状,先兆症状持续数分钟后出现枕部剧痛,常为跳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发作间期往往伴有头晕,嗜睡等症状,休息后疼痛能部分缓解。

体会:

       对该病例的诊断,一开始倾向于偏头痛,但是该患者头痛的发作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先兆症状,而且几乎每次发作都是在睡眠中痛醒,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头痛发作跟女性经期并无显著关联,丛集性头痛虽然以男性患者居多,但是该女性患者从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部位和发作时伴有球结膜充血等特点都与丛集性头痛相符,而且疼痛发作后行蝶腭神经节阻滞有效,在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可能之后,最终确诊该患者为丛集性头痛。

       无论是偏头痛还是丛集性头痛,发作时总能找到血管运动功能紊乱的证据,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交感神经进行调节,可以有效缓解交感张力支撑的各种疾病或疼痛症状,特别是跟血管功能异常高度相关的各种头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