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丨腋窝有肿块?可能是“看不见”的乳腺癌!

2021年03月29日 861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刚刚退休的刘阿姨有一天洗澡时偶然摸到左腋下有个鹌鹑蛋大学的肿块,去医院做了各项检查都没定性,最后做了肿块切除,病理提示考虑乳腺转移癌,可是对乳腺进行了超声、钼靶等各项检查都没有发现乳房有什么异常,医生给出的诊断是:隐匿性乳腺癌。刘阿姨感到非常的困惑,乳房明明没有肿块,腋窝肿块怎么会得乳腺癌呢?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今天就来聊聊这种看不见的乳腺癌——隐匿性乳腺癌

隐匿性乳腺癌是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体检及影像学检查(乳腺X线及超声)均未发现乳腺内原发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发病率占乳腺癌的0.3%~1.0%。

患者多以单个或多个腋窝肿块就诊(因此又称腋窝乳腺癌),多个时可能会相互粘连固定。腋窝肿大淋巴结常由患者在淋浴或更衣时发现,偶尔在健康查体时由医生检出。

隐匿性乳腺癌在临床上很难被发现,即使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有时也会忽略这一诊断。对可疑转移淋巴结进行针吸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如病理检查确定为转移性腺癌,而在乳房又无法找到原发肿瘤的证据,则可诊断为隐匿性乳腺癌。

核磁共振(MRI)增强扫描不受乳腺腺体密度的影响,可检出直径小于1cm的微小病变,可以成为诊断该疾病的有效手段。多数学者认为,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无明显原发癌征象者,应进行全身系统检查,必要时行PET-CT检查,在排除乳腺外其他器官原发癌的情况下,方可视为乳腺癌而行手术治疗。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目前公认的腋窝处理方式,做不做全乳房切除仍有较大争议,乳房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有4种方式:乳房切除术、保乳术、乳房单纯放疗、乳房不处理。

一般认为,隐匿性乳腺癌术后的综合治疗原则与普通乳腺癌相同

部分隐匿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在切除的乳房中不能发现原发病灶,需根据术后腋窝转移淋巴结癌灶的病理类型及激素受体(ER和PR)和HER-2阳性与否,采用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心理治疗和中医药等综合治疗。

由于隐匿性乳腺癌已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故不属于早期癌。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原发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目,隐匿性乳腺癌中三阴性乳腺癌占33.93%;1~3枚淋巴结及4枚及以上淋巴结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分别为87%和42%。

由于腋窝淋巴结肿大70%以上的仍为良性病变,即便触摸到腋下包块,也不必过度惊慌,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