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下降背后的5个故事
2018年02月23日 8425人阅读
2017年人口数据不佳,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双双下降,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各路专家和媒体对此进行了连篇累牍的解读,有人风轻云淡,有人胆战心惊,有人一笑了之,有人言辞激烈。
但无论如何解读,数据摆在那里,趋势也摆在那里。
我们在这里不再做重复的解读,只是讲述5个小故事,用来回答一个核心的问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生孩子了?
NO.1 嘴炮式劝生
1969年出生的上海人梁建章,在公众面前一直有两个身份:
一个是互联网企业携程网的创始人,另一个是积极提倡生育的人口学者。
第一个身份为他赚到了亿万财富,第二个身份给他攫取了无数声誉。
2015年,响应全面二胎政策的携程,给员工配套了具备日托功能的亲子园。
2017年11月,亲子园爆出老师给孩子喂芥末的视频,携程的程序员悲愤地写到:“我在楼上写代码,你在楼下虐我娃。”
此后的事情便众所周知。
这件事的讽刺意味在于:
一个提倡多生多育的学者兼商人,拥有无数的资源和财富,却连自己公司员工的孩子都无法照看好,那些嘴炮劝你多生的人,有考虑过如何帮你养吗?
父母劝你生孩子,通常还得承担给你出钱帮你看孩子的责任,但在互联网上劝你多生孩子的大v们,一副观音送子的模样,他们动动嘴皮子的成本为零。
当然,最大的嘴炮,肯定不是梁建章这种专家。
2017年人口出生率公布之后,包括梁建章在内的诸多人口学者,都对低于预期的数字大跌眼镜,他们进行了连篇累牍的解读,字里行间的充斥着黑人问号:
为什么你们不生?
为什么你们不生?
为什么你们不生?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我们甚至可以直接用梁建章2016年在博鳌论坛说的一段话来回答。在这个几乎被销声匿迹的视频中,他是这样讲的:
梁总可谓字字珠玑。所以,老百姓虽然没钱把孩子往外送,但面对这些劝生的嘴炮,心里还是有点儿B数的。
NO.2工具式产子
2015年12月,34岁的中科院理化所女博士杨冰,妊娠26+周,住进了中国妇产科最好的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有长达十余年高血压病史的杨冰,当时还患有胆囊结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龄高危产妇。
这并不是杨冰第一次来到北医三院的妇产科。
事实上,2011年她就在这家医院生下了头胎女儿。
当时女婴早产27周,后因呛奶患得肺炎,被北医三院救活后,夫妻二人担心预后不好会影响智商,遂放弃治疗。
在丈夫的申诉下,他们获得了北医三院45万的赔偿。
在首次怀孕过程中,杨冰已经出现了高血压引起的先兆子痫,并引发了头胎女儿的早产。
这种极度危险的信号,并未减弱杨冰夫妻要孩子的愿望,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她很快就有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怀孕。
第二次怀孕,由于孕前几个月去医院做过放射性照射,担心影响胎儿健康,主动流产。
第三次怀孕,是宫外孕,杨冰不得不切掉一侧的输卵管。
在她第四次怀孕之前,这位高龄产妇已经完整地经历过了早产、流产、宫外孕和重症子痫。
但在杨冰的丈夫眼里,这些都不能阻止他想要一个儿子的愿望。
这位从农村考上大学的80后丈夫,是家里的香火独苗,在他上面,还有3个姐姐。
在计划生育的背景下,杨冰婆家有着什么样的生育观,明眼人不难推断。
早产过?没关系,你得接着给我生;
流产过?没关系,你得接着给我生;
宫外孕?没关系,你得接着给我生;
高血压?没关系,你得接着给我生;
……
2015年上半年,已经34岁的杨冰第四次怀孕,杨冰头胎所患的症状重新出现,演变成慢性高血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但家里通过途径得知是男婴,自然要去冒这个险。
于是,这位中科院优秀的女博士,在无数因素的催促下,展开了一场跟死神的赛跑。
2016年1月11日凌晨,杨冰胸痛难忍,已在鬼门关上的她给丈夫手机打了11个电话,却无人回应,最后只能打家里座机,绝望地喊道:“你来吧,我前胸后背疼的难受。”
这才把熟睡的丈夫从床上叫醒。
几个小时后,杨冰主动脉夹层破裂,心跳骤停,经过多科室的联合抢救,最终带着尚未出世的儿子,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对于求子心切的丈夫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结果。
由于之前在北医三院有过成功索赔的经验,轻车熟路的丈夫召集了几十个人,在北医三院的官方说明中,这些人“在病房大声喧哗辱骂,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
不仅如此,杨冰丈夫还搬来了老婆生前的单位—中科院理化所,出具了一份霸气十足的红头公函。
由于中科院这种级别单位的卷入,以及北医三院正面硬刚毫不妥协的态度,使事件不断升级,被部分媒体冠以“顶级医闹”。
杨冰的丈夫提出了200万的赔偿,并在自媒体上“声情并茂”地悼念未出世的儿子:
他将杨冰头胎出生80多天的女儿称为“女婴”,而对这次胎死腹中的孩子却称“我儿”。
至于妻子,丈夫也“感情真挚”地写道:“你走了,谁来每天给我做早饭?”
杨冰的哥哥曾说:“假如让妹妹放弃这个孩子,或许能保住自己的命。”
但很显然,是否弃子保命,杨冰的哥哥说了并不算,杨冰的父母也说了不算,决定权在她那个求子心切的丈夫手里。
这种将女性视为生育工具的糟粕观念,显然不是个案,杨冰的遭遇也在全国再三上演。
2014年8月,湖南湘潭一名产妇遭遇羊水栓塞,医生要求切除子宫才能保命,当时在场的婆婆是这样回应的:
跟杨冰一样,湖南这位产妇最终也没能闯过鬼门关。
她的死被家属和媒体炮制成臭名昭著的“裸死门”,变成了向医院讹诈的工具。
多亏事件调查组做出医院免责的结论,否则这种置产妇性命于不顾的闯关模式,将成为竞相模仿的对象。
故事回到杨冰身上,那位把她推上鬼门关的丈夫,有房有车中年丧妻,无论是否能拿到几百万赔偿,都将是婚介市场上的抢手货。
一位媒体人评论道:“或许用不了两年,在杨冰女士住过的卧室,张自强先生将会娶一位新太太,而他的新太太,十之八九还是要生育的。”
但这一切都跟杨冰没关系了,命运没有给杨冰重新选择的机会。
不过,无数目睹此事齿冷心寒的女性,在遭遇类似处境时,一定会做出跟她完全相反的选择。
NO.3破产式添丁
湖南人欧建新出生于1975年的五一劳动节,父母都是农民的他,从小学习成绩优秀。
1994年,他顺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入工程系统专业学习,1998年本科毕业,先是去了株洲一家研究所工作,2001年,他跳槽去了日后被万人敬仰的深圳华为。
2001年的华为,虽然已经是一家年收入高达225亿的超级企业,却仍然像一辆以200码速度狂飙的坦克,十六年后的2017年,它的收入还会再扩大29倍。
欧建新在华为完成了作为中产的基本积累,2005年,他与妻子在南山区买了一套90平米的房子。
但他并没有完整地享受到华为的成长红利,在华为工作8年后,欧建新辞掉了工作,全职去南开大学读MBA。
2009-2011年,是他全职读书的三年,这期间,他和妻子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深圳的房价也开始了飙涨之路。
南开的MBA学位,似乎并没有给欧建新带来职业生涯的大幅提升。
2011年毕业后,他重新做回老本行,加入了老东家华为的对手-中兴通讯工作。
根据日后他妻子丁艳的描述,2017年他的收入是30万/年,对于一个2001年就加入华为的IT工程师来说,这是个相对比较低的数字。
但他们在南山区房子的按揭早已还完,妻子也有20万/年的收入,所以欧建新30万的年薪仍然可以维持一家的中产生活。
为了赶上深圳日新月异的房价,他们还在东莞松山湖买了一套房子用来投资,月供9000元。
加上一个孩子的开销,家庭收支的那根弦,紧绷,但并不会断裂。
2016年,欧建新和妻子生了二胎。
新生婴儿,奶粉尿布早教得跟上,需要钱;
两个孩子,九十平不够住要换房,需要钱;
四个老人,养老看病来深圳探望,需要钱;
八口之家,吃喝拉撒的生活开销,需要钱。
事实上,第二个孩子带来的,不仅是作为父母的喜悦,更是某种无形的压力:
紧绷欲断的家庭开支,已经不允许职场上出现任何一点挫折。
作为妻子眼中的“经济支柱”,欧建新已经如履薄冰,容不得踏错半步。
但事与愿违,2017年12月,欧建新所在的中兴网信公司大规模裁员,42岁的他被公司劝退。
此时,如果选择主动降低自己所谓中产的生活标准,并非不能挺过去这道坎。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敢于面对“中年返贫”,欧建新显然已经失去了继续扛下去的勇气。
12月10日,他从公司研发中心大楼上一跃而下。
一个多月后,中国2017年人口出生数据公布,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双降。
无数媒体在解读此条新闻时,引用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这句话貌似是一句总结,本质却是一句警告,但已经撒手人寰的欧建新,并没有在该听到它的时候听到。
NO.4碎钞式教育
2017年7月,一篇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作者在文章里描述了她的一位闺蜜,月薪3万,而且有老公搞定家庭支出的大头,所以日子滋润无忧,只需管好自己和孩子的日常花销即可,本来日子逍遥快活,但却突然陷入惨兮兮的状况,只因为:孩子放暑假了。
孩子的暑假花销如下:
10天美国游学:20000元
平时阿姨照看:5000元
钢琴考试培训:2000元
游泳报班费用:2000元
学而思报名费:6000元
作者的闺蜜一核算,总共三万五,比自己的税前月薪还高,于是感慨孩子简直就是碎钞机。
而且,更让她感到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这篇文章刷屏之后,有很多人批评这位妈妈太矫情,“没有3万月薪难道孩子暑假就不过了?”
但更多的人,通过各种途径纷纷留言,讲述属于自己的碎钞机故事。
更有甚者,煞有介事的统计出“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在该榜单上,北京夺得头筹,上海的水平与之相差无几。
除了最后一段用成本除平均收入比较扯淡之外,上述统计基本与实际感受差不多。
除此之外,一线城市的单个儿童养育成本,也有人用另外的统计口径,得出类似的结论:
穷养:85万
正常:240万
富养:800万
如果有人问:"能给孩子少花点儿吗?"
这时大部分父母都会颓然地告诉你:"当初没孩子的时候,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但等你有了孩子,就会跟我们现在一样儿一样儿的。你生你也花。"
更形象一点,面对碎钞式开销,有人借用赵本山的话来质疑:要啥自行车?
回答者也同样用赵本山的话回答:你跺你也麻。
除了碎钞之外,“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模式,也越来越多地粉碎家长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去年底刷屏的这幅照片。
类似《月薪三万》和家长学奥数这种内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刷屏,成为“看了后不想生孩子”系列连载。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这些连续剧的恐吓之下,艰难地做出了如下决定:
养娃不如养蛙。
NO.5 焦虑式育儿
戴老板去年8月份在微博上发了一个帖子,内容是无秘上有人展示讲了自己侄子如何吐槽父母,被转发2万次,评论也有1万3千条。
关于这种孩子,如果你问网友对此的看法,大部分人都会说:孩子看的很透彻,只不过说话太直白而已。
但如果你再问:你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吗?绝大多数人都坚决摇头。
我的一位朋友,有了一个上小学的儿子,夫妻二人又决定怀了二胎,事前没跟老大商量。
结果儿子知道后大哭大闹不同意,在家到处摔东西,本来以为哄哄就过去了,结果孩子居然说出“不想让别人以后跟我分房子”这种话,朋友听了气的差点儿动手。
当中年男人在焦虑自己的收入职位房子车子时,孩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孩子有这些想法,责任并不在他自己。
在一个精致利己的酱缸中长大,怎可能不耳濡目染?
只不过,当孩子的天真可爱被焦虑利己所代替,你还喜欢的起来吗?
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焦虑也是。
尾声
5个故事讲完了。
第一个故事:嘴炮式劝生
第二个故事:工具式产子
第三个故事:破产式添丁
第四个故事:碎钞式教育
第五个故事:焦虑式育儿
出生率下降背后的逻辑,都可以在这五个故事中寻得踪迹。
所以,假如依然没有实质性的物质激励和社会风气的大幅改变,要想扭转生育率下滑的趋势,只能得到这样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