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临床如何辨证论治
2017年09月11日 1577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荨麻疹是皮肤科临床最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一般把病程超过6周的荨麻疹称为慢性荨麻疹,临床主要表现为此起彼伏的风团伴轻重不一的瘙痒。大多数病人发作常有规律性,或夜间发作,或清晨骤起。病情轻者,对生活、学习与工作并无大碍;病情重者,会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慢性荨麻疹易诊难治,西药只能控制症状,不能根治,而中医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的优势,只要辩证准确,部分患者亦可得到治愈。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又称“风疹块”和“鬼饭疙瘩”。其发病机理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瘙瘾疹候》认为是“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明王肯堂《疡医准绳》也持同样的观点:“夫风瘾疹者,有邪气客于皮肤,复遇风寒相搏,则为瘾疹”。明·戴元礼《证治要诀》说“食鸡肉及獐、鱼动风等物”会导致本病的发作,认识到高蛋白质食物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清吴谦《医宗金鉴》曰:“此症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认为表虚汗出,外感风邪是发病的机理。清祁坤《外科大成》根据本病非完全由外感风邪所致,提出治疗“宜凉血润燥”,“慎用风药”方法;清顾世澄《疡医大全》则提出了“疏风、清热、托疹”的治疗大法,这些理论至今对临床仍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此外,中医古籍一些治疗本病的专方,如消风散、胡麻丸等,至今还应用于临床,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目前中医皮肤科学者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理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外感风寒、风热之邪,或进食鱼虾海味,脾胃湿热,气血虚弱等诸多因素而致人体腠理疏松,营卫失调所致。也有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机壅滞不畅、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致阴血不足复感风邪而发。在临床施治中应结合患者的体质,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或诱因,皮疹颜色,舌脉象等因素辨证施治,做到有的放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笔者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种证型。
一、风寒型
风团淡红或淡白伴瘙痒,遇风寒加剧,得温则减,舌淡苔薄白,脉迟缓。治宜散寒和营,祛风止痒。方用桂麻各半汤和荆防败毒散化裁:麻黄6g,桂枝12g,白芍15g,防风10g,荆芥10g,蝉蜕10g,白鲜皮10g,生姜3片,大枣20g,甘草6g。日一付,水煎服。
二、风热型
风团鲜红、皮肤自觉灼热,瘙痒,遇热加重、得冷则缓,口渴,烦燥不安、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辛凉清热,祛风止痒。方用银翘散和消风散化裁:银花15g,连翘15g,牛蒡子10g,蝉蜕6g,荆芥10g,防风10g,丹皮0g,白鲜皮15g,桑白皮10g,甘草6g。日一付,水煎服。
三、肠胃湿热型
风团或红或紫,神疲纳呆,脘腹痞满胀痛、口臭、大便秘结或泄泻,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通腑泻热。方用茵陈蒿汤和除湿胃苓汤化裁:茵陈30g,大黄5g、栀子10g,苍术10g,厚朴10g,陈皮8g,猪苓10g,泽泻12g,茯苓15g,白术12g,防风10g,当归12 g,苦参15 g,甘草10g。日一付,水煎服。
四、冲任不调型
皮损周期发作,多于经前发作,经后消退,伴痛经,乳房胀痛。治宜舒肝理气,调摄冲任。方用丹栀逍遥丸化裁:丹皮12g,栀子10g, 当归12g,白术12g,茯苓15g,柴胡8g,黄芩10g,防风10g,蝉蜕6 g,甘草6g。日一付,水煎服。
四、气血两虚型
风团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劳累加重、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治宜补气养血,调和营卫。方用四物汤和玉屏风散化裁:当归12g,川芎10g,白芍30g,熟地30g,桂枝12g,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生姜12 g,大枣12 g,炙甘草6 g。日一付,水煎服。
五、阳虚型
风团遇冷诱发或加重,平素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口淡无味,小便清长,腰腹畏寒,着衣较多。舌淡暗,苔白润,脉沉细。治宜温阳散寒。方用阳和汤和当归四逆汤化裁:炙麻黄8g,炮姜9g,白芥子9g,熟地30克,制附子30g(先煎1小时),干姜20g, 肉桂4克(后下),鹿角霜30克,当归30g,黄芪30 g,蝉蜕6 g,大枣10g,炙甘草6g。日一付,水煎服。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5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