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之后,六大疾病来袭,防病养生记住六个一!
2018年09月26日 853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9月23日,是节气——秋分。俗话说:秋分到、秋意浓。秋分到,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秋天。
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就有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老话也常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所以秋分过后逐渐步入深秋,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气温也就会变得一天比一天冷了。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一、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
二、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
三、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寒冬季节。
秋分后小心六大疾病
1.呼吸疾病
秋分后天气转凉,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
2.皮肤干燥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此时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瘙痒、干裂、流鼻血等症状。
3.肠胃疾病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秋分以后,天气变冷,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4.心血管病
早晚温差越来越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秋分之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5.过敏鼻炎
秋季风大,花粉、尘埃都弥散在空气中,易引起过敏。另外,秋季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的繁殖,易引起过敏。
6.抑郁烦躁
秋分开始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很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不稳定。“伤春悲秋”也就是这个道理。
秋分养生记住“6个一”
1一碗羊肉汤:温补活血
《金匮要略》中就有一款非常著名的温补方剂——当归生姜羊肉汤,在这道汤中,当归有活血养血的功效,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生姜可强御水汽,把身体里多余的湿寒除掉。羊肉性质湿热,可温中补虚。
取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把羊肉熬烂,放红糖,再稍炖下即成。此汤对治疗冻疮也非常有效。
2一盆泡脚水:防寒护肾
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一般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
也可加入一些中草药,具有温经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干姜、桂枝;有活血通脉功效的有:红花、当归、鸡血藤、艾叶。使用时不同功效的中草药可搭配使用,一般来说,每种选用10克即可。
3一杯六汁饮:缓解燥咳
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史锁芳表示,过了秋分,空气干燥,秋风更凉,易出现咳嗽,嗓子干痒等症状。若皮肤干燥、阴虚燥咳,可以榨点“六汁饮”喝。
取雪梨1个(去核),鲜藕、荸荠、白萝卜、甘蔗、鲜百合各30克,榨汁后混匀食用,每次喝30毫升,每天2~3次。但是如果是受凉咳嗽,应多吃山药、冬枣、莲子等食物。③
4一碗枣仁粥:调整睡眠
随着秋燥愈加明显,加上万物的萧肃凋零,人就容易出现失眠或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所以秋分时节最重要的养生功课就是调整睡眠,推荐一个好睡安眠方。
用捣碎的酸枣仁和小米一起熬成粥,或者直接把酸枣仁用搅拌机打成粉,睡前用开水冲服。喜欢吃甜食的话,还可以加入少量的蜂蜜。
酸枣仁性平,味甘酸,有宁心安神、养肝的作用,专治心脾两虚、肝火旺盛、阴血不足导致的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等症,被称为“安神助眠果”。睡前喝上一碗,连着喝上一段时间,就能帮您找回丢失的好睡眠。②
5一个动作:调脏通腑
每晚睡前还可以将双手搓热,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36次,揉脏腑则气血经络皆动,脏调腑通诸病消。
6一件背心:护腰暖腹
对于老人和孩子,或者有胃病、宫寒的女性来说,秋分后不妨贴身穿一件背心,出门的时候可以穿一件坎肩或者马甲,护住腰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