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科普知识
2017年12月04日 164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肺栓塞的科普知识
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科 沈胤晨 李锋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如血栓,空气,脂肪,羊水等)阻塞肺动脉系统导致的临床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来自静脉的血栓,多为下肢深静脉及盆腔静脉。栓塞发生后会出现肺组织严重供血障碍,发生坏死即出现肺梗死。急性发作时病情凶险,经国外资料统计,未经治疗的肺血栓栓塞病死率高达25%-30%,而肺栓塞由于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一定的特征,因此容易出现漏诊,导致疾病不能及时治疗影响预后。
很多疾病和状态都容易引起肺栓塞,如主要部位的骨折(髋部骨折发病率50%-70%),外科手术后,腹部大手术(15%-30%),脑卒中(30%-60%),充血性心力衰竭(12%),肾病综合征,吸烟,妊娠,恶性肿瘤,静脉化疗,肥胖,长期航空或乘车,口服避孕药等。
急性肺栓塞出现时,轻度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重型患者往往会有呼吸困难及憋闷气促感,常见于活动后加重,大部分患者会有胸痛,特点为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明显,少部分胸痛为胸骨后剧烈挤压痛较难忍受,约1/3患者还可出现咯血,干咳,烦躁不安有濒死感,少数患者以晕厥为首先出现的症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肺栓塞的诊断,首选的诊断方法是CT肺动脉造影(CTPA),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到栓子,而且可以看到血管的形态和外周的变化。对于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或者核素通气/灌注(V/Q)显像,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差。还有一种检查方法是介入下肺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的方法,目前该使用方法受到限制。
一旦肺栓塞确诊,可以采取以下的治疗方法。对于高度疑似或确诊的肺栓塞患者,要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要吸氧,以防治低氧血症。要积极抗凝,常用的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目前还出现了新型的抗凝药物比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对于危及生命的大面积肺栓塞,要采用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时间窗为14天,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对于一些经积极治疗无效的大面积肺栓塞,可以采用一些介入治疗方法,比如肺动脉血栓摘除术、肺动脉导管碎解和抽吸血栓。对于下肢有深静脉血栓的,可以放置腔静脉滤器。
对于一些有肺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比如使用加压弹力袜、注射小剂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口服华法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