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相信网传的“胃癌早期信号”,其实已经不早了!

2020年03月12日 792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导 语


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



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个。




胃癌的日益高发、年轻化和高死亡率,是我国居民面临的严峻现实。




由于50岁后是胃癌的高发年龄段,所以,在40岁左右进行胃癌筛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最佳时机。




这个时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将抱憾终生。




我们先来看两个病例:




案例一:


张先生,42岁,职员,无任何消化道症状,单位例行体检,发现胃体一处几毫米的粘膜改变(下图黄圈处)。




病理证实: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癌)。




因为是极早癌,内镜下切除术,完全就能够根治。这是张先生不幸中的万幸。目前张先生早已康复,只需要定期胃镜复查即可,几乎不会影响他的自然寿命。






案例二:


王女士,女,53岁,银行职员,因“消化不良”就诊,在医生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不情愿地做了胃镜。




胃底发现几处直径约0.5cmx0.3cm不等的糜烂灶,病理结果显示:印戒细胞癌。这是胃癌中之首恶,隐蔽、狡诈、凶险!




虽然经历了痛苦的治疗过程,也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最终,王女士还是离开了心爱的丈夫和女儿,于半年后撒手人寰!




胃癌虽然可怕,但早期胃癌是完全可以根治的。




“早期胃癌九生一死,晚期胃癌九死一生”。




且不说治疗费用非常低廉,一般可以通过胃镜就能彻底切除病灶,不必承受晚期胃癌的开刀、化疗的痛苦。












身体不会告诉你得了胃癌!




网传那些所谓的胃癌早期信号,其实不是“早期”!




胃癌早期症状非常隐匿,也就是说,胃癌的早期症状,就是没有症状。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本人,很难从症状体征上判断出来;




在较早期,或许会有一些不特异的症状,比如腹胀、纳差、反酸、烧心、嗳气、打嗝、胃痛等,大多与普通胃病极为相似,所以往往会当成一般的小毛病简单处理,或者干脆不予理睬。




到了进展期或晚期,才有比较明显的症状,比如消瘦、贫血、纳呆、包块、呕血、腹痛、黑便等。




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曾有过中上腹不适的经历,通常这是“胃病”在作怪。有时这种不适是由胃炎、胃溃疡引起,有时是胃运动或者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的。




所以,也不要一不舒服,就草木皆兵。一般而言,大多数不适的背后没有重大的器质性病变。


 




可惜的是,如前所述,胃癌早期也往往无症状或者仅有上腹部不适的症状,与良性疾病表现相似,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使得目前大多数患者错过了诊治胃癌的最佳时机,待到胃癌向身体发出明确的信号时已经到了疾病的进展期。




出现这些症状时,可能胃癌已经来敲门!




一、明显消瘦、贫血




二、嗳气、腹胀、食欲减退




三、呕血、黑便、大便潜血阳性




四、腹部出现固定的包块




五、疼痛性质的改变


上述5种情况在一个病人身上不一定同时存在,只要出现其中之一,特别是出现在40岁以上的男性身上,都要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




验血能查出胃癌吗?




验血时除了常规生化检查外,还可以查肿瘤标志物。所谓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




当机体发生肿瘤时,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就可能会相应的升高。应当指出的是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意味着已经发生肿瘤,在一些正常人或者患有良性疾病的人群中也会升高。




此外,多数胃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并不升高。




因此单凭肿瘤标志物检测判断是否发生肿瘤是极为不可靠的。




胃镜+病理活检,是发现早癌的首选利器




临床上有多种方法用于胃癌的诊断,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


胃镜、胃肠钡餐X线造影、CT检查、胃蛋白酶原(PG)检测、血清胃泌素17(G-17)检测等。




胃镜联合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目前确诊胃癌的首选方式。




胃癌发生部位的胃黏膜会发生改变,表现为隆起或者凹陷,有时有溃疡形成,在胃镜下能够被发现。




我国大多数区县级医院都配备了先进的电子胃肠镜系统,具备染色、放大、超声等功能,内镜医生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多数胃粘膜病变和早期胃癌都能够被发现。






早期胃癌胃镜图片






早期胃癌胃镜图片




胃镜可以直观的观察胃内病变的形态,病理组织学检查能够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两者结合对胃癌的确诊率达98%以上。




更重要的是,胃镜结合染色检查能更多的发现早期胃癌。




早期的胃癌不仅能够通过胃镜进发现,甚至可以通过它进行切除。病灶大小于等于2 cm、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癌,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通过胃镜进行切除。




目前有无痛胃镜项目可供选择,打一针,睡一觉,检查就完成了,丝毫不会感到痛苦。




胃肠钡餐X线造影对于浸润型胃癌有独特的诊断价值,适合于不愿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




胃蛋白酶原(PG)检测、血清胃泌素17(G-17)检测在2017年共识中,被列为一线筛查手段,尤其适用于拒绝胃镜和不适宜胃镜的人群。




由于敏感性差,CT一般不用于发现和诊断胃癌。




同样道理,B超也不用于诊断胃癌。






 哪些人需要立即胃镜筛查?




符合以下第1条和第2~6中任一条就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40岁,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H.Pylori感染者且有消化道症状者;


4.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有害物质接触、重度饮酒等)。


7.消化道其他肿瘤患者。




万一得了胃癌,能治愈吗?




在我国,胃癌的治愈率平均为30%左右,在癌症中并不是特别低。




具体到个人,主要与发现早晚、胃癌TNM分期有直接关系。




从种类上看,远端胃癌比近端胃癌的治愈率更高些,前者指靠近幽门等部位的癌症,后者指靠近贲门、胃体等地方的癌症。




印戒细胞癌因更隐匿,且较易发生转移,治愈率较低。




确诊胃癌后,要树立战胜胃癌的信心,经过合理正确的治疗,胃癌完全有可能治愈。




早期胃癌的治愈率达到90%以上;


进展期胃癌亦有40~50%的5年存活率;


而晚期胃癌,只有不足10%的5年存活率。




所谓合理正确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导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治疗模式除传统手术外,还包括腹腔镜手术,内镜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等。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胃癌?




有一些慢性的胃部的疾病,比如慢性的胃炎、慢性的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等。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被认为是预防胃癌的关键因素。


有慢性胃病的人,要积极治疗并遵医嘱定期复查,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萎缩伴有肠化、不典型增生者,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还有以往有过胃切除病史的一些人群,风险比一般的人群要高。




事实上,胃癌它是一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癌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但是并不等于遗传,导致“家族聚集”的因素是生活习惯。




一起生活的人总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在加上同样的生活环境,一起“中招”并不只是巧合。如果家里已经有人患病,应重新审视自己平时的生活,是否“遗传”了相关的不良习惯。






胃癌,也是吃出来的癌症,长期吸烟喝酒、喜欢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高油高盐、食物过烫、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都将对胃造成伤害,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疾病。






预防建议




为了保卫你的胃,建议大家:


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


多食肉类,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


避免高盐饮食,少吃咸菜、油炸、加工肉类、烟薰和腌制食品,不吃霉变食物、隔夜剩菜。


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保持愉悦心情,避免压力山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