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用和特点
2014年11月13日 796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传统(或典型)抗精神病药多为单纯的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而目前抗精神病药物研发的焦点集中干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上。这类药物的药理特性表现在对除多巴胺D2受体以外的其他受体,包括5一羟色胺(5-HT)受体、谷氨酸受体等。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具有以下的优点:
①没有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所具有的副作用或较之轻微得多②对阴性症状有效③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
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始于1954年在美国上市的氯丙嗪的发现[1],此后很快出现了许多新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洛沙平(loxapine)、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等,这些药物尽管结构和药理性质与氯丙嗪相似,但其治疗效果并没有明显的进步[2],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反而比氯丙嗪更强。20世纪70年代氯氮平问世,成为笫1个应用于临床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传统药物相比它具有很多优点,但70年代后期发现该药有致命的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症,而大大地限制了对其深入研究和广泛使用[3]。然而80年代以后对其研究和应用又逐渐增多,并以它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原型,为后来新药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方向。近几年有许多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相继上市或进入临床后期试验,其中研究较多的有利培酮(risperidone)、奥氮平(olanzapine)、喹硫平(quetiapine)、齐拉西酮(ziprasidone) 以及舍吲哚(sertindole),其结构式见图1[4]。
图1 5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结构式
1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定义及特点 关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概念,有人主张从临床前以及临床的特征入手,也有人认为可以只从临床表现方面考虑。最近Falkai教授将其定义为具有明显治疗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作用,而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相比锥体外系症状(EPS)又很少的一类药物[5]。基于这一定义以及临床观察研究得到的资料,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具有下列4个特点[2]:①?对精神分裂症有比较好的疗效。②?在改善阳性、阴性症状或认知功能方面反映出来的治疗作用比较强。③?较少或不会引起EPS。④?不会因催乳素水平升高而导致内分泌方面的不良反应,如月经紊乱、溢乳等。
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都是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发挥治疗作用,但由于EPS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6]。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以其相对较低的D2受体亲和力、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较高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对较低的EPS反应,逐渐取代了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人们发现这类新药的作用机制可能与D2,5-HT2受体的联合阻断有关。它们可以选择性阻断多种神经递质受体,见表1。具体表现为对D2和5-HT2受体高度的亲和力[7]。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这种选择性包含2层含义:①?作用部位的选择:只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而很少作用于基底节,其结果是具有很强的抗精神病作用而很少产生EPS。②?受体的选择:主要作用于5-HT受体,因而对阴性症状有明显的疗效。中枢DA与5-HT相互作用的改变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生物学因素,因此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制可能还涉及到DA与5-HT受体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7]。 表1 5种非典型抗精神药与各种受体结合的情况[8][受体亲和力:Ki(n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