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紧急!左眼手术,右眼却突然看不见了 |抢救动阻

2020年04月16日 10161人阅读

“我从医17年,也只见到过两例成功抢救恢复视力的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这个患者刚好在北京同仁医院发病,所以才能及时抢救回来,这无疑是万幸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赵阳(男)

最近东单篮球馆出现了一名“最幸运的患者”。3月25日晚8点多,正在打篮球的一名男子倒地猝死,而隔壁刚好有北京协和医院的6名医生在打羽毛球,男子倒地后6名医生及时赶到,抢救成功。

就在同一天,北京同仁医院也出现了一名极其幸运的患者。

1

左眼手术完,右眼看不见了

2019年3月25日下午4点,王阿姨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了左眼的白内障手术,主刀医生是一位非常资深的专家,手术过程很顺利,一切正常,患者没有感觉明显紧张和不适。

但下了手术台回到日间病房休息的时候,王阿姨突然感觉右眼看不清了,因为此时左眼蒙着纱布,患者双眼都看不见,心情一下子变的很灰暗,休息一段时间仍不见好转,一线医生紧急检查,这时患者的右眼视力已经降低到仅能看见眼前手动。

王阿姨曾患有青光眼,右眼以前做过青光眼手术和白内障手术,视神经萎缩,入院时右眼视力只有0.4。因为患有多年糖尿病,瞳孔散不大,只能隐约看到患者眼底没有明显出血、水肿的急性病变表现。

一线医生赶紧呼叫负责病房工作的赵阳医生。

赵医生仔细观察眼底,没有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常见的樱桃红点,视网膜灰白等表现,但他还是怀疑是发生了视网膜动脉阻塞,只是范围可能比较小,但梗阻影响的范围刚好是最视力最核心的位置——黄斑,所以患者急性视力下降但眼部缺血表现和体征非常不明显。

黄斑区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

2

来不及做检查

医生“宁可错杀”以防万一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心梗、脑梗,这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尤其是三高的患者,其实“眼梗”同样常见,眼梗学名叫视网膜动脉阻塞,多单眼发病,表现为无痛性视力急骤下降,但患者往往开始不够重视,以为休息一下就好,有的老人干脆就没有注意到有一只眼视力下降,甚至很多眼梗是在睡梦中发生,等发现不对劲赶往医院的时候,往往已经迟了。而且,眼部的血管特别细,医生缺乏像治疗心梗那样的溶栓、支架、搭桥等手段,只有扩血管药物等有限的治疗手段,所以临床上,很少有抢救回来的案例。

虽然赵医生怀疑是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但此时检查室已经下班了,也来不及一项一项检查确诊了,此刻的时间,每过去一秒,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赵医生紧急请病房的另一位眼底专科的王医生会诊了患者,王医生与赵医生意见一致,怀疑动脉阻塞但缺乏相关体征证据。赵医生向患者和家属说明了情况,坦率地表达了虽然只是自己的推测,虽然眼底体征不是很明显,但还是建议先以此为诊断进行积极治疗,即使一些治疗是有创伤有风险的,但“宁可错杀不容放过”!

家属听完赵医生的建议,当即表示一切听医生的,有了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医生放开手脚,马上开始了紧急治疗。

治疗手段包括眼球按摩、穿刺放液、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和静脉输液治疗。其中穿刺放液是在眼睛上开一个小口子,放出房水,降低眼压,期望堵塞血管的小栓子能被冲到下游,解放一些上游的组织血供。这个通常需要进行正规的穿刺手术,但时间紧急,等去手术室,一切可能都晚了。虽然检查室环境没有手术室洁净,但时间有限,在赵医生建议下,最终在检查室裂隙灯下进行了紧急穿刺放液。

3

太幸运了

从医17年只见过两例


术后赵医生一直盯着王阿姨的情况,直到用药3小时后,患者感到眼前亮了,能看见手指头了,赵医生才放心了一些,交接给值班医生安排好后续的治疗,这才回家。

王阿姨当晚双眼都看不见,可想而知心情多沮丧,但第二天早晨,她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能看到窗外楼宇的轮廓了,到中午再检查的时候,视力已经恢复到原先的0.4了!当赵医生将视力恢复的喜讯汇报给王阿姨左眼白内障手术的主刀医生时,他也很惊喜,直呼幸运。

我从医17年,也只见到过两例成功抢救恢复视力的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这位患者刚好在医院发病,而且另一只眼正在遮盖,能及时发现右眼异常,所以才能及时抢救回来,这无疑是万幸的。

赵医生解释,视网膜动脉阻塞是由于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等全身基础性疾病引起的,就像心梗一样,往往没有征兆,突然发生,一般都因送医不及时,而错过了治疗时间。如果疾病发作可以挑选一个地点,那北京同仁医院,可能是这个疾病最幸运的福地了。

这个案例实在太幸运太珍贵

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

和大家分享

眼梗并不是罕见病,我国每年都有近十万老年人因此病丧失视力,如果您有一过性的单眼黑矇,那您就需要重视了,应该进行全身心脑血管系统的检查,避免小小栓子夺去您的光明。

https://v.qq.com/x/page/z08584i71z1.html

预防眼梗,给老年人的一点建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