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

2018年05月12日 970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腹部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小肠活动一般在1天内恢复,术后胃活动一般在1-2天恢复,结肠活动一般在2-3天内。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即指超出此期间胃肠功能仍未恢复,并导致肠道内容物滞留、积气、积液,出现腹部胀痛,肛门排气、排便困难等症状和体征。若胃肠功能恢复持续缓慢,则继发肠粘连、肠源性内毒素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将显著提高。术后胃肠动力紊乱不仅是胃肠动力的缺失,更常见的是胃肠各部分之间的运动缺乏协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并发症的机率小,但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快慢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总体的恢复情况,影响手术质量。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促进术后胃肠蠕动,缩短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减轻腹痛、腹胀,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现代医学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既往采用术前灌肠,留置胃管等方式会明显增加患者不适,且效果不显著,未得到广泛的应用。而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疗效亦不佳。且胃肠功能紊乱如处理不当,易导致恶性循环,甚至再次手术。中医
学并无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名,也无相关记载。根据其所表现的症候特点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当属“郁证”、“脏躁”范畴,也可属“暖气”、“呕吐”、“纳呆”、“嘈杂”、“腹胀”、“胃胺痛”、“关格”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学者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对术后胃肠道功能的调节具有独到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采用诸如中药汤剂内服、膏药外用、耳穴压豆、体表穴位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的综合运用,不单单克服了西药作用单一及副作用大的缺点,而且从人的整体观念出发,对机体进行内在的多系统调节,这是西药所无法比拟的。
    1、中药的运用
    中医学认为任何手术和创伤均构成“金石所伤”,术后以脾胃升降失职、胃气不降,腑气郁滞为主,加之手术耗气伤血,导致气滞不畅、络脉疲阻,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多表现为邪毒壅结、热结肠腑的证候。大承气汤是通腑泻热的常用方剂,具有通里泻热,荡涤胃肠积滞的作用。方中大黄泻下攻积通便,通腑理肠,软坚润燥,荡涤胃肠推陈致新,与芒硝相须为用,则泻下热结之力益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承气汤具有促进胃肠蠕动,调整胃肠的运动功能,修复胃肠道钻膜屏障,同时增加腹腔脏器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通透性,控制腹腔感染,并可促进坏死物质吸收等作用。临床上采用大承气汤纠正胃肠功能紊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在大承气汤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自拟方。
2中医外治法的运用
口服中药汤剂虽然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给药过程繁杂,且部分患者会因为不能接受汤剂的中药味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因此,中医外治法如穴位贴敷、按摩、针灸等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也发挥了显著的疗效。
2.1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法是将穴位与药物作用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该法将中医经络理论与外治相结合,副作用少,简便易行,是一种潜力很大的中医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穴位贴敷能够促进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目前常用的穴位贴敷法有2种选穴方式,一种是选择体表的穴位,另一种是耳穴贴压。体表的穴位主要选择神闭穴和足三里穴。耳为诸脉汇集之处,人体各脏腑均与耳部有联系。故通过刺激耳部的穴位即可通过经脉传导至脏腑,调节脏腑功能。虽然穴位贴敷对术后胃肠功能的调节能力尚存在一些争议,有学者认为其起作用的可能是患者的心理因素。但穴位贴敷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无副作用,展现了中医简、便、廉的优势。临床推广容易被接受。
2.2穴位按摩疗法
术后多由元气大伤,气血双亏,气血不畅,出现脏腑功能失调致术后腹痛腹胀,通过穴位按摩可以调畅气机,调理气血运行。
2.3穴位针灸疗法
穴位针灸是利用毫针刺激体表穴位,将这种物理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调整脏腑机能,舒经活络,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的功效。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针灸穴位选择,目前普遍接受和应用的是足三里穴位作为主穴进行针灸。可起到调理脾胃气机,协助运化,通降腑气的功效。
2.4点穴疗法和足部按摩疗法
点穴疗法是运用点、按、拍、掐、叩、捶等不同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穴位,通过穴位刺激达到调理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本文选自王伟、龚仁华,胆囊结石的中医体质与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