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潜在恶性病患癌变无创早期筛查技术
2017年11月22日 105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口腔癌在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中排名第8位,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低于50%,其中,诊断时间过晚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之一。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并延长生存时间。口腔癌中90%以上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世界卫生组织(WHO)倾向于把可能引起口腔癌的疾病称作口腔潜在恶性病变(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OPMD)。其分类包括: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口腔红斑(oral erythroplakia,OE)、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planus,OLP)、尼古丁口炎(nicotine stomatitis)、吸烟相关的口腔黏膜角化(tobaccopouch keratosis)以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有报道称,约5%~18%的OPMD转变为癌症。伴有中度或重度异常增生的患者,其癌变可能性更高,达11%~36%。因此,OPMD癌变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细胞刷技术、化学发光法、自体荧光法、生物染料染色法等无创筛查技术是一种易于被患者接收、可重复操作的癌变早期诊断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1、细胞刷技术
1.1液基脱落细胞学技术
1.2OralCDx细胞刷技术
1.3DNA定量分析技术
2、化学发光法
Rajmohan研究显示Vizilite对于异常增生检测的特异性为77.8%,而对OSCC的特异性为90%
3、自体荧光法
自体荧光检测技术是目前新兴的癌症诊断技术,与传统白光内窥镜相比,在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的诊断上有很大优势。
4、生物染料染色法
5、其他
5.1光动力学检查
运用光敏剂后,口腔癌患者的病损区域存在感光剂浓度变化的现象,从而产生与正常组织不同的荧光。光动力学检查的缺点在于不能区分异常增生和良性炎症。
5.2皮肤镜(dermoscopy)
目前已明确的是浆细胞唇炎及光化性唇炎在皮肤镜下的表现,但其在口腔内的应用鲜有报道。
5.3反射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
5.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OCT)
摘自《李晨曦,施琳俊,唐国瑶. 无创筛查技术早期诊断口腔潜在恶性病患癌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