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间梦游和夜惊,家长应该知道怎么办
2018年10月09日 776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儿半夜大哭大叫、出汗、神情恐惧或起身四处走动,常常会让父母担忧害怕,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遇到此类状况,父母又该如何处理呢?JAMA Pediatrics 杂志上的一篇患者教育文章对小儿夜惊、梦游作出详细讲解。
深眠状态(parasomnias)是睡眠障碍的一种,是指常在慢波睡眠部分觉醒期间出现复杂异常行为。患儿在深度睡眠状态下,出现部分觉醒,但意识又不完全清楚。影响儿童健康的两大常见深眠状态为“睡眠惊恐(sleep terrors)”和“梦游(sleep walking)”。睡眠恐怖又称“夜惊(night terrors)”。
夜惊
患儿常在半醒状态下大哭、大叫,身体反应强烈,如心率加快、出汗;有的患儿表现出神情恐惧、目光呆滞;也有患儿发作期间乱打乱踢。部分患儿发作期间,需要数分钟才能认清父母,大部分患儿发作后,都需要一段时间冷静。一般情况下,患儿次日早晨都不记得晚上发生过的事。夜惊持续时间最长为45 min,多数患儿夜惊发作时间较短,夜惊后患儿通常会躺倒继续睡觉,因为事实上他们仍处于睡眠状态。
近期,JAMA Pediatrics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夜惊的高发年龄段为1.5岁,该年龄段儿童中35%发生过夜惊。总体而言,夜惊非常常见,56%的儿童至少出现过一次,年龄最大的儿童已13岁。
遇到此类情况,父母该怎么做?
①小儿夜惊期间,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因为通常情况下患儿自己不知道,父母往往更害怕;
②不要叫醒患儿;
③确保他(她)不会伤到自己,尽量让其待在床上,确保安全;
④告知其他看护者或兄弟姐妹,遇到同样情况时该如何处理;
⑤如果夜惊持续发作,须咨询儿科医师。
梦游
梦游在儿童中也较常见,表现为患儿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说话慢,回答问题时反映慢。有的患儿会自己穿衣服,然后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或者去开冰箱。梦游的高发年龄为10岁,该年龄段儿童中14%会经历梦游。总而言之,儿童时期,29%的儿童会发生至少一次梦游。父母儿时出现过梦游症状的儿童更易发生。
遇到此类情况,父母该怎么做?
①不要叫醒患儿;
②引导患儿回床睡觉;
③如果担心患儿的睡眠健康,应记录下患儿的睡觉地点、夜间睡眠时间、睡眠被扰乱的次数,以及日间睡觉的时长等,然后咨询专业儿科医师。
夜惊与梦游的相似症状包括:
①发作期间,患儿对父母的回应迟缓、减少;
②患儿从睡眠中醒来后,并不知道已发生的事;
③某些因素可使症状加重,如睡眠不足、噪音、发热、压力和服用某些药物;
④这两种疾病或许有关联,因为约1/3的夜惊患儿,后期会出现梦游症状
除以上两种睡眠障碍外,“梦魇”也是值得父母特别注意的一种小儿睡眠问题。
梦魇
“夜惊”不是“梦魇”,梦魇是因噩梦而引起,常发生于做梦比较多的后半夜。孩子醒后大哭或感到害怕,再入睡比较难。
遇到此类情况,父母该怎么做?
①立刻到孩子身边;
②让孩子感觉到你就在身边,任何东西都不能伤害到他(她);
③鼓励孩子讲诉梦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他(她)那不是真的,只是梦;
④必要时,可以开着灯让其入睡;
⑤孩子安静下来后,可安抚他(她)入睡;
⑥观察一下周围是否有可能吓到孩子的因素,如阴影,确保消除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