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髓受压致瘫痪 前路术后复健行
2018年12月25日 869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病例介绍
男性患者,61岁,因“双下肢乏力、不自觉抖动6月余,加重2月。”入院。症见双下肢乏力,走路步态不稳,且走路后出现双下肢不自觉抖动,双手自觉乏力、麻木感。查体:步态不稳,颈椎局部压痛(+),颈椎各方向活动轻度受限。左侧T1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四肢肌张力、反射增高,双侧Hoffman征(+),双侧髌阵挛(+),双侧踝阵挛(+)。
既往史:2年前摔伤史,致右侧胫腓骨骨折,于外院行内固定术。
入院后完善检查,经详细查体以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后,最终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C4/5、C5/6椎间盘突出并相应节段狭窄并脊髓变性) 。在梁德主任组织下,制定了前路C4/5、C5/6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螺钉内固定术的手术方案,并由江晓兵副教授带领团队共同完成了该手术。
案例分析
患者“双下肢乏力、不自觉抖动6月余,加重2月”入院,以双下肢乏力,走路步态不稳,且走路后出现双下肢不自觉抖动,双手自觉乏力、麻木感等脊髓压迫症状为主。影像检查显示C4/5、C5/6突出并相应节段狭窄,压迫颈髓。
经过仔细的术前评估,在梁德主任指导下,由江晓兵副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施行了“显微镜辅助下前路C4/5、C5/6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螺钉内固定术”,充分解除了颈髓压迫,实施零切迹内固定装置植入,不产生对颈椎前方结构的影响,手术损伤也进一步降低。手术约1.5小时,出血约30毫升,术后无需伤口放置引流管。 术后当天下午查房,患者即表示四肢麻木以及紧迫感明显缓解,乏力感也逐渐消失。术后第二天,患者即佩戴着颈托独立行走。术后的MR可见椎管内脊髓压迫的征象完全解除,椎管内的脊髓储备空间得以恢复,这为颈脊髓损伤的恢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颈椎前路手术全程经肌肉间隙、血管气管食道间隙入路,为小切口的微创术式,使用显微镜辅助可以提升减压效率及安全性,零切迹装置植入相比传统钢板,仅需要更小的空间,所产生的损伤会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