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临症辩证分析
2022年07月25日 86人阅读
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患者约为200万,每年死于中风的患者约150万人,并且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探索有效治疗中风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发现临床上不论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中风,发病后期基本病理均为脑脉瘀滞不畅。其血之瘀,乃元气之虚,气不能行,则血不能荣。“行气阳明汤”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改善脑组织血管微循环,血肿吸收和侧支循环的建立,以利功能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可搭配采用向心性按摩。“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发现向心性按摩可使肢体末端的肿胀明显消退,被动运动保持了患侧肢体的功能位置,防止肌萎縮、肌痉挛和各种畸形,为以后的主动运动和康复争取条件。
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脑卒中所致偏瘫的显效率随病程的延长而递减,尤其是早期综合治疗主要是针对并发症的预防,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及其他各种能力的改善,早期的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从中医角度看,中风发病多因正气亏虚,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脑髓神机受损而出现神昏、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症。
中医药在中风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对中风病的治疗注重补气养阴、化痰清热、活血。以“和营卫、取阳明、调虚实”相结合,又分而治之。
从临床案例来看,中风病因多责之年老体虚。所谓人过半百元气已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行。
正如《景岳全书》所讲:
“中风麻木不仁等证,因其血气不至,所以不知痛痒,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偏枯痿,渐至日增。”
也正如“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主治医师褚尊贵大夫所说:
“营气不荣则不仁,卫气不荣则不用。麻木则不仁,萎弱而不用。然卫气出于上焦,欲取阳明应先和营卫。一则解肌通营,二则敛阴和营。”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坚持中风并非风邪所为,使两千多年来的中风之争,脱离了风之名。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认为,人至中老年,脏器功能逐渐衰退,或由久病耗损气血,正气亏虚,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虚阳浮越,引动痰浊,瘀血借势扰乱清窍而发为中风。
所以在中风病的治疗中,行周身之气,制阳明之火不容忽视。特别在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更应该重视益气养阴之法。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在对中风病的治疗中,注重气血的培补,其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白术,补血药有当归、白芍,补阴药有麦冬、牛膝、枸杞子、生地黄、玄参,补阳药有杜仲、狗脊、淫羊藿。
痰、热、瘀是中风病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主治医师褚尊贵大夫认为:
“元气既虚 ,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行气阳明汤”治疗中风强调在补气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药以促进血运行,经脉通达 。其加减化裁亦优于以益气活血法创立的古方“补阳还五汤”。
原因在于现代人与古代人的饮食结构已经大不相同,现代社会物质供应比较充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膏粱厚味及嗜好烟酒等饮食起居不节者较多。
这些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易于酿湿生热,湿热氤氲而致脾失健运,酿生热痰。而中焦失衡,气机郁滞,久而则痰阻脉道或热灼脉络而生瘀。
也正因如此,如强硬搬运古方,效果必定不佳。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众多患者的舌暗红而苔黄腻或白腻,脉象多为弦滑或弦涩。
因此“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在治疗中风时常在补虚或祛风活血时因证酌用清热、化痰祛湿及活血化瘀的药物。
最常用的清热药是黄芩、知母、夏枯草;
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为丹参、川芎、郁金;
常用的化痰药物为半夏、浙贝母、瓜蒌。
总之,中国传统医学在现代科技远未诞生之前,便能通过精细的临床观察,深入的理论探讨,逐渐从朦胧的认识迷雾中走出来,并积累大量有效的临床治疗经验,还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但应当指出的是,现代中医临床对本病的治疗,有必要在今日之精确认识的指导下,结合当下的实际,重新建立更加系统的治疗思路,开拓新的治疗前景,才能推动中医临床不断向前发展。
限于篇幅,本文没有排除患者基础病证、兼夹症状用药的影响,可能影响对中风核心病理环节用药特点的认识,且本文没有具体分析组方特点及常用药对,深层次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