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

2018年07月02日 882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病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着的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于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由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所致,以及内分泌性高血压。


发病因素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疾病诊断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

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 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病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

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

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

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

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

心力衰竭;

肾功能衰竭;

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高血压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鉴别诊断需考虑:

1、急,慢性肾炎

2、慢性肾盂肾炎;

3、嗜铬细胞瘤;

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5、肾血管性高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高血压发病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应注意劳逸结合。


二、降压药物治疗。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目前应用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

(二)钙拮抗剂: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的药物。由于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钙通道的内流,因而称为钙通道拮

抗剂。常用药物有异搏定、硫氮卓酮及硝苯吡啶、尼群地平

(三)血管扩张剂: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1.硝普钠。2.长压定。3.肼苯达嗪。

(四)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降压药。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1)可乐宁;(2)甲基多巴。

2.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常用者有阿方那特用于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3.交感神经节后阻滞剂。使交感神经末稍中去甲肾上腺素贮存耗竭,而达降压的目的。

常用药物有:(1)胍乙啶。(2)利血平。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1)β受体阻滞剂;柳胺苄心定是WHO推荐的降压药。醋丁酰心安。

(2)α受体阻滞剂:常用者有哌唑嗪。多沙唑嗪。

(五)利尿降压药。

1.噻嗪类:是应用最广的口服利尿降压药,双氢克尿噻;

2.氯噻酮;

3.速尿;

4.氨苯喋啶。


三、药物治疗原则

(一)个体化: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程进展和并发症,而采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

(二)联合用药。

(三)分级治疗:对一般高血压,先用副作用少的药物,如未取得满意疗效可逐步加用一种或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考虑分级治疗。


一级: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选用一种药物,一种无效可改用另一种。

二级:联合用药,两种药物并用,自小量开始,有效为止,若无效转入三级。

三级:联合用药,三种药物并用。

四级:三级治疗效果不佳者,可换用胍乙啶或可乐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