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三叉神经痛是什么样的疼痛?了解这些特点不错过有效治疗

2022年08月25日 36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痛起来患者无法忍受,由于疼痛在面部,早期容易误诊误治。曾经一位患者,由于“牙疼”到当地医院口腔科治疗,拔掉牙齿后,疼痛依然存在。最终在神经外科就诊,才确诊为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特点与病因有什么关联?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由于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处存在髓鞘缺失,受到血管长期压迫后神经纤维形成假“突触”,传入和传出冲动之间形成“短路”所致。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①位于桥小脑角和中颅窝的某些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和蛛网膜炎等,其中以桥小脑角的表皮样囊肿最多见;

  ②抬高的岩骨嵴、圆孔或卵圆孔的狭窄等骨质发育异常;

  ③三叉神经炎症、多发性硬化、脑干或丘脑内某些器质性病变。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特点

  (1)疼痛性质无先兆的骤然闪电样发作,呈刀割、烧灼、针刺或电击样,可有流泪、流涎、面部抽搐等伴随动作,常以手掌紧按面部或用力揉搓,长期可造成患侧面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稀少。

  (2)疼痛部位仅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多为单侧,以右侧为多,最常见于第Ⅱ、Ⅲ支分布区内,其次为单纯第Ⅱ或Ⅲ支,3支同时受累者少见,单纯第Ⅰ支受累者亦少见。

  (3)疼痛持续时间每次发作历时1~2分钟后骤然停止,以白天为主,夜间减少。

  (4)发作频率间歇性发作,可自行缓解,自然间歇期可达数月至数年;随病程延长发作频率增加,疼痛程度加重,自然间歇期缩短,甚至终日发作。

  (5)疼痛触发点半数以上可有“触发点”或“扳机点”,常位于上唇、鼻翼、口角、门犬齿、上腭、颊黏膜等处;面部的机械性刺激,如谈话、进食、洗脸、刷牙或风吹等可引起发作。

  (6)不典型三叉神经痛、继发性的患者:持续性疼痛基础上,有阵发性加重,也可以表现为阵发性麻木,无“扳机点”。非手术禁忌,但疗效较典型三叉神经痛者差。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比较有效的方法?

  药物治疗,适用范围:主要针对发病初期,以缓解疼痛为主,且通过药物治疗测试患者耐受程度。不足: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多。例如嗜睡、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会损害肝功能、导致造血功能异常。

  射频、伽玛刀:适用范围高龄、不能耐受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患者。不足:面部麻木、面瘫,容易复发。

  显微血管减压术,适用范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是将责任血管与神经彻底隔离减压,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是目前唯一针对病因治疗的方法。

  球囊压迫治疗:不开刀、无痛治疗三叉神经痛微创介入球囊压迫术(PBC),对于高龄、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治疗伤口仅有针眼大,治疗微创,治疗效果显著。

  总之,如果面部出现以上特点的疼痛,应该到神经外科就诊,排查是否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如果经过头颅核磁共振神经与血管成像发现有压迫,典型的三叉神经痛,选择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