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秋燥远不远呢?
2017年11月06日 887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秋天来了,您最近是否觉得嗓子不太舒服呢?
有没有口干舌燥呢?
首先,我们来点“高大上”的: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易感外邪,而咽喉为肺之门户,故易为邪毒浸留。 叶天士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居上,更是首当其冲;若患者素体阴虚,且嗜食辛辣煎炒,则易致痰热蕴结,上灼咽喉,日久可耗伤肺肾之阴,导致虚火上炎,灼伤津液成痰,痰热循经上扰咽喉,致使清道失利,正如《医宗金鉴》所说:“由肾阴久亏,相火上炎,消烁肺金,清肃之令不行。”此外,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长期张口呼吸及炎性分泌物反复刺激咽部,烟酒过度,旅途疲劳,空气污染,有害气体刺激,过敏体质或全身性慢性疾病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等,都可引发咽部不适。在四季气候中,中医将“燥”列为秋季主气,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燥邪伤人表现为口鼻干燥,或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甚至鼻内经常容易出血,或咽痛干燥,似有物梗阻;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还可兼见大便秘结难出。
其次,上“干货”:
秋燥导致的不适症状,根据燥邪的性质可分为凉燥和温燥:
温燥是人体感受秋季亢旱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上表现为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在治疗上,《素问•至真要大论》早已提出“燥者濡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在不同的病程阶段,还应视其病位所在灵活选择治法。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作出深入阐释:“秋燥一证,先伤肺津,次伤胃液,终伤肝血肾阴”,而“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就是针对秋燥初、中、末不同阶段确立的治疗大法。
凉燥为感受秋季凉燥之邪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恶寒重,发热轻,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总的来说,秋燥是感受燥热病邪,发于秋季,初起以肺卫症状并兼有津伤失润见症为特征。秋燥以肺经为病变中心。治秋燥病,遵《内经》“燥化于天,热反胜之”之旨,应以甘寒为主,发扬《内经》“燥者润之”之法。
病机发展以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为层次。初期邪在肺卫而见表证,同时兼有津液干燥的见症;中期以肺气燥热为主,出现燥干清窍、燥热伤肺、肺燥肠热、络伤咳血、肺燥肠闭、腑实阴伤等证;后期多见肺胃阴伤之象。少数病人也可发生病邪传入营血或深入下焦、耗伤肝肾之阴的重证,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
对秋燥病治疗以滋润为原则,初起邪存肺卫,予以辛凉甘润之药以透邪外出。若燥邪化热入里而病在气分,燥干清窍者,则清散上焦气分燥热;若燥热化火伤及肺阴,清肺润燥养阴,如肺燥肠热,络伤咳血者,清热止血,清肠止泻。
秋季天气冷热变化较大,且渐转凉,应注意适时加减衣服,防感外邪。应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若出现症状要注意休息,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辛热油炸的食物;可多食水果,尤以雪梨、甘蔗等为佳。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并保持一定的湿度。改善环境卫生,积极消除烟尘和各种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