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也称“渐冻人症”患病1年该何去何从?
2021年04月29日 533人阅读
运动神经元病,也称“渐冻人症”,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不同组合,特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通常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不受累,以肌肉萎缩、肌无力等症状为最常见。西医对运动神经元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西药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也没有特效药物。我们医师从医20余年,长期从事神经性疑难杂症工作,经验丰富,疗效颇为广大患者所称道。现将医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验案加以总结,以食同道。袁某,男性,57岁。初诊患者主诉: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1年。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无力,腰部酸困,逐渐加重,肌肉跳动、萎缩,外院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曾服用利鲁唑片(力如太)、维生素B等治疗,病情无缓解。就诊时症见:双下肢无力,腰部酸困,不能行走,怕冷,下肢肌肉萎缩、跳动,肌张力增高,食欲可,眠安,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西医诊断: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诊断:痿证,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益肾荣筋。方用五龙荣肌汤加减。处方:制附子10g(先煎),桂枝10g,鹿角胶12g(烊化),熟地30g,山药12g,茯神30g,生杜仲12g,怀牛膝15g,川续断12g,淫羊藿10g,当归15g,白芍30g,阿胶10g(烊化),全蝎3g,蜈蚣3条,僵蚕10g,炙甘草10g,紫河车10g,红人参10g(另煎兑服)......,日1剂,连服3周期。二诊:服药后双下肢无力有所好转,怕冷明显好转,仍腰部酸困,肌肉萎缩同前,时有头晕、腹胀,二便调。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益肾荣筋,仍采用五龙荣肌汤加减。上方中去茯神、淫羊藿、阿胶,加用砂仁5g、川萆薢10g、炒白术12g......,日1剂,连服1个月。三诊:自觉双下肢无力较前有所好转,腹胀、头晕明显好转,怕冷感消失。肌肉萎缩无变化。舌脉如前。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益肾荣筋,仍以五龙荣肌汤加减治疗,上方中去熟地、砂仁、炒白术,加用茯神30g、补骨脂12g、锁阳12g、黄精30g......,日1剂,连服1周期。按:患者年老体弱,后天之本失养,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肾阳虚,阳气虚衰不能鼓舞气血濡养筋脉,筋脉失荣以致大筋软短、小筋驰长,出现下肢无力,并见肌肉萎缩。脉沉为虚证之象,双下肢怕冷为阳虚之象。治宜温补脾肾、益肾荣筋。五龙荣肌汤具有温补肾阳、填精补血之功效,主治元阳不足,精血虚冷之证。医师采用该方治疗肾阳亏虚,神精不足所致的痿证。我们医师在临证时,加用续断、补骨脂、巴戟天以补肾强筋壮骨,脾阳虚重者可加入黄芪、炒白术、大枣等药加强健脾功效,血虚重者加用五龙荣肌汤经验方以养血柔肝,筋惕肉严重者可加用全蝎、蜈蚣、僵蚕等虫类药及天麻以息风定搐。中医治疗疾病,历来重视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但同时也包含辩病论治的内容。辨病是根据患病部.位特异的病因、病理及病状特点,以辨析诊断疾病,故辨病.论治就是针对患病部位特异的病因、病理及症状进行治疗,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即辨病反映疾病的全过程的综合诊断,具有相对稳定性。辨证论治是反映疾病全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临床诊断,针对该阶段的诊断,确定治疗。具有相对的灵活性。我们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DMD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肌肉萎缩以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其病机为肝肾亏虚,肝风内动、脾气虚弱、痰瘀互结。中医辨证虽有肝风症、肝肾两虚症、脾虚症的偏重不同。但反应到每个病人则三者往往相互兼夹,很难区分为单一的证型。所以,我们采用辨证与辩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了肌肉萎缩这一主要环节,遣方治疗,应用五龙荣肌汤治疗DMD,取得了一定疗效。什么是五龙荣肌汤?五龙荣肌汤主方组成:天龙、地龙、五爪龙、川江龙、活血龙黄芪、党参、茯苓、杜仲、西洋参、葛根、山茱萸、煅牡蛎、当归、炮山甲、白术、甘草。五龙荣肌汤功效:健脾益气、活血通络、补肝益肾。五龙荣肌汤主治病症: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损伤肌萎缩等以肌肉痿痹不用、肌力减弱、变性、肌肉萎缩及支配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临床运用:五龙荣肌汤是我们医师历经20多年的临床研究,通过对多名身患肌肉痿痹不用的患者的救治总结出来的一个效方。根据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自身治疗经验,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步骤的治疗萎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痿证:是指以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症。故又有“痿躄”之称。常与邪热伤津,或气阴不足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筋脉、肌肉、但根于五脏虚损。肾主骨,脾主肌肉,肝主筋,心主血脉,肺主皮毛,故痿证病变主要涉及局部经脉与以脾胃、肺、肝、肾关系较为密切。基本病机是筋脉肌肉失于濡养。辨证要点:主症: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至瘫痪、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睑垂呛咳等证,多见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肌萎缩侧束硬化、周期性麻痹。肺热津伤、发热多汗,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吗,呛咳咽燥,便干,尿短黄,舌质红,黄,细数。湿热浸淫,身体困重,尤以下肢为重,伴胸脘痞闷,或发热,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脾胃虚弱,起病缓慢,肢软无力,时好时差,甚则肌肉萎缩,伴神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自汗,面色少华。舌淡或有齿印,苔腻。肝肾亏虚,病久肢体痿软不用,肌肉萎缩,形瘦骨立,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二便失禁。舌红绛,少苔,脉细数。瘀阻脉络,四肢痿软,麻木不仁,伴肌肤甲错,或拘挛疼痛。舌质紫暗,脉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