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原因与防治
2017年09月09日 1065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其在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具有出血少、痛苦轻、术后恢复时间短的特点。但是术后胆漏仍有一定的发生率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出现胆漏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会产生严重后果,给患者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1、一般资料
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屡的7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27-68岁。所有患者原发病均为胆囊疾病,其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例,慢性胆结石胆囊炎3例,胆囊息肉3例。
2、胆漏的临床表现
胆漏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中上腹剧烈疼痛,不能忍受,随后腹痛波及全腹,其中有1例在外院发现其腹痛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以“急性阑尾炎”急诊手术探查,术中发现为夹闭胆囊管处生物夹脱落后胆屡0
3、胆漏确诊方法
胆漏的确诊方法常有的有以下几种:单纯腹腔穿刺或女性己婚患者由妇科医师行阴道后弯窿穿刺、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抽出胆汁样液体予以确认。必要时行腹腔镜探查或剖腹探查确诊。7例患者中运用不同的方法确认胆漏,运用单纯腹腔穿刺或行阴道后弯窿穿刺抽出胆汁确诊的有2例:B超引导下穿刺确诊的有2例:腹腔镜探查确诊2例,剖腹探查确诊1例。
结果:
7例患者中,3例由右肝管电灼伤所致迟发型胆漏,1例肝总管电灼伤所致迟发型胆漏,约在术后7-9天发生,患者经T管支撑引流2个月痊愈。2例胆囊管残端生物夹松脱所致胆漏患者重新处理胆囊管痊愈;1例迷走胆管损伤所致胆漏经生物夹夹闭迷走胆管,放置引流管治疗痊愈随访无复发。
讨论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接发生的原因
临床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屡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右肝管、肝总管损伤、迷走胆管损伤、胆囊管处理不牢靠等。胆管电灼伤后,会导致胆管壁发生凝固或者坏死,从而形成迟发性胆屡。迷走胆管位于胆囊床下肝组织内,胆囊位置较深或胆囊与肝脏间隙不清晰的患者在手术剥离过程中更易受损,同时也可造成毛细胆管损伤,最终发生术后胆漏。生物夹松动或者移位、脱落等会造成胆囊管残端漏。
2、胆漏的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治疗有多种方法。ERCP(行鼻胆管引流术)具有良好效果,且不需再次进入腹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更容易接受。其次是再次手术,及早发现胆漏很重要,尤其是在手术中。手术结束前应当在常规检查肝外胆管是否完整,观察胆囊管残端生物夹是否有松动,胆囊壁与肝门处是否有纤维索带或者细的管道。胆囊某些管道与右肝管或者副肝管不易区分,为了分辨清楚,可以用干的纱布条按压手术区5分钟,观察是否有黄染,出现有黄染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也可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来协助诊断。对于手术中出现炎症渗液多、出血多的患者,手术中最好的处置方式是放置引流管,如果术后引流管中有胆汁引流出,在引流量较少的情况下严密观察,后期引流量逐步减少则可采取保守治疗。在此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有腹痛加重、发热等情况:如果引流量每天在200ml以上者,则应该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胆漏发生的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必要时再次手术干预。
本文选自陈德意,Shenzhe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February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