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锌缺乏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2017年11月12日 1072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锌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几乎参与我们人体这个复杂“机器”的所有运作过程。锌缺乏或不足时可导致儿童生长迟缓、免疫功能下降以及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等。近年来,很多大型科学研究发现:补充锌可促进儿童生长,减少腹泻和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致降低儿童死亡率。


一、儿童锌的食物来源有哪些?

动物性食物的锌含量高,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其中牛肉、瘦猪肉等红肉类以及肝脏是最容易获得的富锌食物,是婴幼儿及学龄期儿童补充锌的主要途径。


鱼类的锌含量不及瘦肉的1/2,牡蛎等贝类食物的锌含量高但不易获得。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的锌含量低,且因这类食物中植酸含量高,影响锌在人体发挥作用。


此外,强化锌的婴幼儿辅助食品也是儿童锌的良好来源。


二、需要量是多少?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给出锌的每日推荐摄入量是:半岁-1岁是3.5mg,1-3岁是4mg,4-6岁是5.5mg。

三、儿童出现哪些高危因素?

儿童轻中度的锌缺乏可表现为生长缓慢、反复感染、轻微皮疹、头发少、黄、食欲下降等,但上述症状均缺乏特异性,比如蛋白质或钙缺乏也会出现生长缓慢、头发稀疏。


儿科医生需要依据小儿的这些症状结合高危因素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才能诊断锌缺乏,所以作为家长切不可因为简单的一个症状或者血液指标来给孩子带上锌缺乏的“帽子”。


同时值得家长们欣慰的是:除疾病因素所致外,儿童严重锌缺乏是很少见的。

四、儿童锌缺乏的高危因素:
1、长期厌食、偏食导致摄入不足是锌缺乏的主要原因。
2、2岁以下婴幼儿,因生长快速,对锌的需要量相对较高,是锌缺乏的高危人群。
3、人初乳的锌含量高,但随后逐步下降。4-5月龄后的婴儿,母乳中的锌已无法满足其需要,必须从辅助食品中获得足量的锌,如果辅食以未强化锌的植物性食物为主,则容易造成4-6月龄后婴儿锌缺乏。我国很多的偏远山区或内陆城市的小儿喂养是以自制米粉或米、面等主食为主,贝类等海产品获得不易,这样的饮食结构容易造成锌摄入不足。
4、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缺乏肉类等动物性食物,是造成贫困地区以及素食儿童锌缺乏的重要因素。
5、长期、反复罹患腹泻、呼吸道感染,使锌丢失增加而吸收减少,也是重要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