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物”是个什么东东?儿科专家陈立翠:有宝宝的父母真还得留意

2018年04月17日 8695人阅读

“咳嗽不能吃海鲜”、“感冒不能吃鸡肉”、“消化、腹泻的人少吃糯米”……日常生活中,总能听到种种从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忌口食物,特别是有宝宝家庭,对于生活中的所谓“发物”避之不及,当宝宝生病或过敏的时候,家里经常为“宝宝吃什么”而争论得不可开交。


“发物”为什不能吃?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出正确科学解答。

成都首届金口碑儿科医生、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副主任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陈立翠介绍,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发物也是食物,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吃到很多的发物,但是否就会诱发疾病,主要是由个体体质决定的,过敏性体质、免疫力差,就容易诱发和加重疾病。

指导专家


陈立翠

教授  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首席专家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四川省中医药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评审专家、四川省科技咨询专家组专家。中医理论扎实深厚,对中医体质学说、中药药理有很深造诣研究。

临床擅长多种手段(中药+膏方+外治+食疗)调治小儿脑瘫、遗尿、多动、抽动症、高热、咳喘、腹泻、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扁桃体炎、咽炎、湿疹、荨麻疹等免疫性疾病及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对小儿厌食、易感儿、体弱儿等食疗、抗感染免疫、健康食养指导、体质辨识与调理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独到疗效。运用四季膏方调理改善成人体质、提高免疫力、容颜衰老、亚健康亦有丰富经验,深受好评。

坐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下午、周日下午

-------------------------------------


陈立翠教授结合她的40余年临床经验,给有小宝宝父母们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发物种类及其可能引起的病症:

1. 食用菌类:

主要有蘑菇、香菇等,假如宝宝对食用菌过敏,过食易引起皮肤疮疡肿毒。

2. 海腥类:

主要有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这类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如果辅食添加过早,宝宝易致敏,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

3. 蔬菜类:

主要有竹笋、芥菜、南瓜、菠菜等,这类食物膳食纤维较多,应少量增加,以防宝宝适应不了拉肚子。

4. 果品类:

主要有桃子、杏、银杏、花生、芒果、杨梅、樱桃、荔枝、甜瓜等,水果味甜、微燥,应注意不能让宝宝贪嘴吃太多。

5. 禽畜类:

主要有公鸡、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驴肉、獐肉、牛肉、羊肉、狗肉、鹅蛋、鸭蛋等,这类食物较难消化,应在宝宝消化能力能够适应后再添加,防止异性蛋白质致敏。

6.其他类:

菜油、豌豆、黄大豆、豆腐、豆腐乳、蚕蛹及葱、蒜、韭菜等食物,不能让宝宝过多食用,以防消化不良。

陈立翠教授根据她的临床经验总结,提醒各位父母

预防“发物”、“过敏儿”应从婚前咨询开始。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证明:双亲中有一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其子女成为“过敏儿”的可能性为60%;双亲均为过敏性疾病患者,产生“过敏儿”的可能性上升为80%;与此相比,双亲均无过敏性疾病的,仅有19%的子女可能成为“过敏儿”。



有过敏性疾病史的婴儿日后易成为“过敏儿”。对这些高危婴儿应保证出生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喂奶时间延迟至生后9个月,生后4个月内不要添加任何辅食,尤其是牛奶、蛋类等富含异性蛋白的发物,鱼、虾、蟹及贝壳类食物系高度致敏发物,在孩子4岁前避免食用。

发物之所以会导致宝宝过敏,陈教授认为有三种可能性

1. 这些动物性食品中含有某些激素,会促使人体内的某些机能亢进或代谢紊乱,导致宝宝发育异常。

2. 某些食物所含的异性蛋白成为过敏原,引起宝宝发作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海鱼、虾、蟹往往能引起宝宝皮肤过敏,发作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等。豆腐乳有时也会引起宝宝发作哮喘病。

3. 一些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葱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宝宝会对其味道反应强烈,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脾胃失调。

发物那么多,怎样预防误食发物引发过敏性疾病呢?

陈立翠教授支招:

疾病发作期间,避免远离发物,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方法,调理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才是“王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