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骨头变脆了吗?提前发现骨质疏松就得这样做

2019年04月15日 8537人阅读

中老年人,经常会有腰酸、背痛、腿抽筋的情况,往往自以为是缺钙了,可补钙之后症状依旧,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是骨质疏松了。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而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不断上升,且越来越呈现年轻化趋势。那么,骨质疏松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前预防呢?

骨质疏松——隐匿的杀手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是骨重建失衡,受遗传、内分泌、年龄和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失衡,导致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以致于一些轻微的外伤或动作都可导致骨折。

 

而且最危险的是,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的早期症状。因此,骨质疏松也被称为“隐匿的杀手”。

定期检测骨密度,提前发现骨质疏松

 

我们前面也说了,骨质疏松一开始的表现可能并不明显,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控制,那么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老年人骨折)。因此,如果想要提前发现骨质疏松,大家就需要了解自己的骨密度情况。

 

骨密度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目前临床和科研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有双能X 线吸收检测法(DXA)、定量 CT (QCT)、外周QCT 和定量超声(QUS)等。而目前国际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主要是基于DXA测量的结果:


主要测量部位:

中轴骨(腰椎1~4、股骨颈或全髋) 骨密度或桡骨远端 1/3 骨密度



诊断标准:

●正常骨量: T值≥-1.0 SD;

●骨量减少:-2.5SD<T值<-1.0 SD;

●骨质疏松:T值≤-2.5 SD;

●严重骨质疏松:T值≤-2.5 SD,合并脆性骨折。

注: DXA 为双能 X 线吸收检测法;SD为正常峰值骨龄的成人平均值。


提醒: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还需经专科医师基于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骨密度测定、影像学检查及必要的生化测定,经系统评估后判定。

 

哪些人群需要检测骨密度?

 

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和类型,有些人属于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如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建议及时去医院骨科检查骨密度并进行系统评估。

 

(1)绝经后妇女。

(2)65岁以上女性、70岁以上的男性。

(3)身体瘦小,体重指数(BMI)≤19 kg/m2。

(4)以往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史者,如家族中有髋部骨折者,尤其是母亲。

(5)女性成年时有月经不规则、月经稀发或40岁前绝经。

(6)酗酒或饮酒≥3单位、过度喝咖啡和含咖啡因的碳酸饮料、嗜烟者。

(7)身高比年轻时减少3厘米或比去年减少2厘米。

(8)体力活动或运动缺乏。

(9)晒太阳少。

(10)慢性腹泻者。

(11)性激素水平低下者,如男性有性功能低下、性欲减低或阳痿。

(12)患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甲亢等。

(13)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类固醇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甲状腺素、乳腺癌后抗雌激素治疗等。

 

最后想要提醒大家,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除定期检测骨密度和药物治疗外,平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