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痔疮怎么办?别慌,专家来给你支招,保证管用!
2019年10月25日 857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俗话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痔疮,不知道困扰了多少男男女女,小九听说,就连拿破仑也患有痔疮,在滑铁卢战败期间,痔疮就让他心烦意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高玮
小小的痔疮虽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得过痔疮的人都知道,它要是发作起来真的是要人命。
这么要命的痔疮,按理说,肯定是非治不可,但小九发现,由于痔疮长在菊花,76%的患者担心没面子而选择不就医,默默承受着痔疮的折磨。
为了让大家早日脱离这片苦海,人美心美的小九请来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高玮,关于如何打败“痔疮”这小妖精,来给各位支支招。
痔疮4大症状,你有几个?
“痔疮是指直肠末端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一个或多个柔软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高医生介绍,痔疮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
1、便后出血
痔疮早期症状表现就是便后出血,主要是内痔出血,多是在排大便后手纸上有血迹,大便表面带血,肛门滴鲜红色血或喷血,血不与大便混合且常无疼痛。
有些患者如果是大便里掺血,且血迹颜色较暗,要注意这不是痔疮出血,警惕是否是直肠癌出血。
痔疮出血的原因是排便时粪便擦破隆起的曲张痔静脉,以及排便时过于用力,使血管内压力增高、痔静脉破裂而引起,粪便干硬及排便用力是主要诱因。
2、痔核脱出
痔核脱出是痔疮在中重度的症状表现,一般也指的是内痔或者混合痔。痔核是指痔疮在压力和重力作用下形成的静脉团,经常脱出肛门外。
症状较轻的患者仅在排便时发生脱出,且便后可自行复位;症状较重的患者在排便时及咳嗽、打喷嚏、行走时都可发生脱出,且不能自行复位,需用手推回,更严重的患者即使用手或经卧床休息后仍不能复位,此时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3、肛门疼痛
肛门疼痛是部分痔疮患者会出现的一种症状。因为无论是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栓时,痔核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发疼痛。
很多患者由于早期痔疮无疼痛感,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后期肛门出现剧烈疼痛而痛苦不已,因此建议出现痔疮就要尽早治疗。
4、周边骚痒
痔疮患者还容易出现肛门周边骚痒,甚至得皮肤湿疹,让人极其难受。但是,这时候患者千万不要用手去抓患处,这样会导致患处细菌感染或炎症,从而加重瘙痒。
痔疮高发,这些习惯要注意
高医生告诉小九,现在越来越多的小伙伴患上痔疮,主要是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导致。所以,下面这些容易引发和加重痔疮的行为,大家平时可千万要注意。
1、排便时间过长。很多人在排便时都有玩手机的习惯,这样无疑会延长排便的时间,长期下去会导致直肠或者肛门出现充血的情况,导致痔疮出现或者加重。所以奉劝上厕所玩手机的宝宝们,快把这个坏毛病改掉。
2、不良的饮食因素。火锅、麻辣小龙虾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一直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但是长期饮食过于辛辣,会刺激到我们直肠和肛门的黏膜,引起充血,加重痔疮的发病程度。平时大家还是要饮食清淡,多吃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保护好肠胃。
3、久站久坐。长期站立或者久坐,会使我们的腹压增高,影响直肠肛门局部的血流循环,盆腔内血液淤积,使痔静脉充血、曲张和隆起,导致痔疮的发病率增高。因此,上班族们要有意识的站起来活动几分钟,久站的可多做些提肛运动,促进肛门血液的循环。
4、长期便秘和腹泻。大部分痔疮患者是伴随有便秘和腹泻的情况,特别是便秘,很容易导致肛门出现干裂,经常腹泻也会刺激到肛门黏膜,加重痔疮的症状。有便秘的朋友们可要抓紧时间治啊,多吃些高纤维食物和多喝水,让大便润滑。
告别痔疮,治疗方法大盘点
“治疗痔疮,患者除了改变以上不良生活习惯,还要注意保持肛门局部的清洁卫生,晚上睡觉前最好用热盐水热敷患处,同时,也可选择一些痔疮药物来辅助治疗,如常用的马应龙痔疮膏或肛泰软膏等。”高医生介绍,如果这些保守方法没有效果,患者则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
高医生告诉小九,痔疮的手术治疗方式比较多,一般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大家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1、硬化剂治疗:采用硬化剂注射,使痔疮逐渐萎缩、硬化而减小,起到手术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对于一、二期的内痔疮效果较好。
2、套扎治疗:通过套扎器对内痔痔核以及痔上区进行套扎,逐渐使其缺血、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3、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如PPH、TST,采用吻合器选择性将痔区上黏膜组织环形切除或部分切除。
4、外剥内扎:适用于混合痔的治疗,外痔部分进行剥离切除,内痔部分进行结扎。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高医生表示,可以暂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坐浴物理治疗或者药物保守治疗来缓解症状,不可坐以待毙,而对于反复发作的中重度患者,一定要及早去医院的肛肠外科进行治疗。
好了,关于如何对抗“痔疮”,高医生已经详细为我们支了招,小九希望,接下来,大家能将学到的这些方法真正地用到实践中去,早日和折磨人的痔疮说“拜拜”。
转自——39健康网,作者 刘玮,采访自高玮医生